经济网黑龙江讯 随着冰雪消融,位于中俄边境的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将迎来春季候鸟迁徙期,黑龙江省密山市各界志愿者团队,纷纷兴起了“为北归候鸟人工筑巢 迎还乡珍禽住新家”和“爱鸟护鸟说心声”的系列宣传活动。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北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带上,是国际间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它们每年三月中下旬迁来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繁殖。随着湿地环境改善和人工招引工作有效开展,位于中俄边境地区的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为了迎接候鸟的到来,让“鸟类国宝”东方白鹳住上“新家”,连日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加班加点的搭建东方白鹳人工招引鸟巢,目前已新建人工筑巢40个,为东方白鹳繁衍、生息提供舒适的“新房”。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仅存3000余只。多年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东方白鹳种群恢复,繁殖生态习性远程无线监控、环志、卫星跟踪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共搭建人工鸟巢89个。每年繁殖的东方白鹳有100多只。因此,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我国东方白鹳最大野生种群繁殖地之一。
各地爱鸟人士闻讯,也纷纷加入到爱鸟、护鸟志愿行动中。市人民武装部坚持守边护边与生态保护一体谋划、同步推进的工作策略,进入三月,积极配合国家动保组织,超前组织了100余名边境村镇的民兵志愿者,成立了“护鸟志愿队”,协助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巡护、爱鸟护鸟宣传等一系列活动。3月9日,“护鸟志愿队”的民兵们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周边悬挂标语30余处,并印制“关于科学爱鸟护鸟的倡议书”千余份,向周边群众和游人发放。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保护意识。
(文、图/聂勇 孙海淇 耿旭阳)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