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内蒙古赤峰市林草局获悉,一项目前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的无线远程实时智能可视化监测技术,已于近日在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线”,此项目现已进入调试阶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应用此技术的单位。
多年来,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部分区域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然滞后,特别是标准化、现代化和高科技含量的设施设备不足,曾一度导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存在全方位实时监控难、及时预报预警难、护林巡查值守难、火灾及时组织扑救难、违法行为调查取证难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实中存在的难题,巴林左旗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200万元,在保护区内推广应用了这一系统。据介绍,无线远程实时智能可视化监测技术推广应用,解决了传统红外相机图像获取周期长、数据采集滞后等问题,显著提高了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部位的生态资源保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了护林防火、生态禁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质效,进一步弥补了人力巡护、瞭望能力有限的短板,增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指挥决策的能力,切实巩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文、图/内蒙古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盛钰平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