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一山体发生岩石崩塌掉落事故,掉落石块总方量约11立方米,最大石块达10立方米。所幸崩落的石块被防护网全部拦挡,在山脚驻扎的派出所民警和居住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受损害。这也是广西二七一地质队负责监理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发挥实效的又一生动案例。
据了解,发生岩石崩塌的山体位于德胜社区大风光山。该山体有20处危岩体,总体积超过1000立方米,且多位于山腰及山顶地形陡峭处,发生崩塌风险较大,对山脚267户1050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次危岩崩塌体共3块,其中2块分别位于2户民房后,1块位于德胜镇派出所后山。主要原因是降雨、岩体结构等自然因素影响,崩塌体与母岩分离,造成山石崩塌。
图为广西二七一地质队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建设材料
为消除大风光山危岩崩塌隐患,护佑隐患点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河池市宜州区利用增发国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293万元,对该处危岩隐患点采取清除破碎、安装防护网等手段进行工程治理。作为该项目的监理单位,广西二七一地质队在工程建设伊始便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日巡检、周验收、月评估”制度,对破碎岩体清除、锚杆锚索安装精度、防护网张力值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完成中间巡视168次,抽查105次,确保每一道工序均符合规范要求。
“我们特别注重隐蔽工程的质量把控。”项目总监理申浚滔介绍。“在实施静态爆破时,从静态爆破剂配制、装药、孔口处理等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静爆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正是这种精细化的监管,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为后续项目发挥防灾减灾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崩落的石块被防护网拦截
经过系统治理的大风光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形成多重防护体系,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大幅提升,潜在崩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在危岩体及下方安装了高强度柔性防护网,有效消解了岩体崩塌掉落造成危害的风险。
据介绍,广西二七一地质队近年来立足“生态环境强队”,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先后完成1∶5万地质灾害详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普查),重点县(区)风险区精细化调查、地质灾害勘查及施工图设计等项目,承担多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监理工作,为地方政府在防灾、避灾、报灾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地质技术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文、图/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杜小品、黄翔宇、蒋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