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5年2月全省环境空气降尘监测结果。数据显示,阳城县2月份降尘量为1.7吨/平方千米・月,在全省117 个县(区、市)中位居第二,同比降幅达59.5%,改善率更是跃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扬尘污染治理的标杆范例。
今年以来,阳城县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提升环境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聚焦降尘治理靶向发力,创新推出“八套治污组合拳”,以系统思维和硬核举措打响蓝天保卫战。
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阳城县精准施策。针对涉VOCS 企业,全面督促54家企业完成活性炭升级换代,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13家石子开采(加工)企业,严格要求露天堆存原料及产品全覆盖苫盖;深入排查 38家洗矸企业,对9家存在露天堆放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到位,从源头上遏制扬尘产生。
民生领域污染防控同步推进。在餐饮油烟治理上,对327家餐饮单位开展“地毯式”排查,66个问题隐患全部整改清零;固废堆场整治行动中,对16处煤矸石填埋场、4处粉煤灰堆场、24处违规倾倒煤矸石堆场及4处历史遗留堆场展开拉网式排查,针对发现的33个问题迅速下达整改通知,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施工与道路扬尘治理同样力度空前。帮扶12家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严格落实围挡、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实现工地扬尘可视化监管;通过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扩大机械化湿式作业范围,大幅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同时,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快环保设施升级改造,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组合拳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阳城县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跃升,颗粒物、SO₂、NOₓ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1.5%、11.2%和5.4%;大气环境综合指数降至3.74,同比下降12.6%;PM2.5、PM10浓度分别降至41微克/立方米和66微克/立方米,降幅均达15.8%;NO₂浓度下降至20 微克/立方米,降幅达25.9%;CO浓度1.3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O₃浓度106.7微克/立方米,同比微降1.2%。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阳城县生态环境的蝶变,也彰显出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坚定决心。
(文/视佳聚焦 秦爱国、王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