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的一片灌木丛中,一架无人机嗡嗡作响,轻巧地从地面上“叼”起一捆刚刚割下的柠条,悠闲地飞向一公里外的空闲地,精准地投放到运输原料的大卡车上。
今年春季治沙施工前,经过旗林草局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决定采用柠条枝条为原材料,插入沙地进行网格固沙。但由于交通不便,使用柠条枝条数量大,加之柠条灌丛荆棘丛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极低。
为了破解地面运输治沙原料难题,巴林右旗林草局及时召开“群英会”,进行群策群力。应用无人机运输治沙原料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经过治沙实践证明,使用无人机运输治沙原料,运输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1小时,用工人数由原来的十几个工人,减少到只需三人操作即可。大大地减少了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进而提高了工程治理效率。(刘忠友 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