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市梁平区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区以优良作风凝聚合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新变化。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梁平区生态环境局以“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为指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呈现“水质、水源、空气”三大指标同步向好的态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
“现在河水清澈见底,早晚都有村民来散步,走累了还有亭子休息,舒服得很!”在龙溪河畔,云龙镇同心村村民王丽娟带着孩子悠闲散步时说道。
群众的获得感背后是扎实的工作成效。今年以来,梁平区对龙溪河、新盛河等4条河流开展暗访暗查,交办整改问题39个。上半年,全区6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梁平区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李书华指着“巴渝治水”平台介绍,该系统的实时预警功能让执法人员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了多起水质波动事件。
在梁山街道,一家刚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升级的餐饮店负责人表示:“改造后油烟明显减少,还有政府补贴,既环保又实惠。”据悉,梁平区已完成52家公共机构、5家餐饮企业和2家酒店的深度治理。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66天,位列全市重点区域第三名。
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建立“日研判、周会商、月总结”工作机制,时时盯住指标,日日盯住目标,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二季度累计开展专项调度12次,始终以“拼闯快实争”的状态作风,扛牢牵头部门责任,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工作。
“生态环境改善没有捷径,靠的是‘问题不过夜’的拼劲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表示,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数据说话,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周旋 周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