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苏州中心讯(文、图/居卫星) 2020年,“垃圾分类”搅动了全国人民的“垃圾桶”,也撬动了校园的“垃圾箱”。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更好地践行《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江苏苏州东延路实验学校率先积极行动,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循序渐进,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党员迎“新”,制度护航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责任是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东延路实验学校积极响应,由党员领航,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在“条”“线”上,多部门协同推进;在“班”“块”上,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会议分目标、明要求、讲分工,各角度严要求、抓落实、定监督。
在践行垃圾分类活动中,党员们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书记朱红伟做的“垃圾分类党员先行”主题宣讲,热情洋溢,感染奋进;《垃圾分类党员承诺书》,郑重签订,真诚承诺;社区活动“小手拉大手,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面向社区,点面带动。在党员率先迎“新”下,学校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活动创“新”,精彩纷繁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如何让理念变成习惯?学校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小报扮靓校园、手书画卷装点生活、环保作品浸润智慧……于润物细无声中、于点滴创意中,时时、处处传递着环保绿色理念。
“知识竞赛”,你来我往中,“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朋辈辅导”,东延讲堂上,大手牵小手,少先队员示范带头,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垃圾分类小方法;“志愿实践”,社区小巷里,校园志愿者联动社区,努力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校园兴“新”,美誉载舟
理念转变,行动才能自觉。东延路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新学校,饱有活力也充满了魅力。借助此次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又上新台阶。在各条线共同努力下,学校率先获得“苏州市首批垃圾分类先进学校”。作为苏州的“首批”,学校坚信只有“打好样”,才能帮助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未来,东延路实验学校将继续把“垃圾分类”看做“大工程”,完善机制,强化内力,落实硬件优化,让“垃圾去哪儿”切实成为校园“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