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山西宁武: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2020-09-04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刘强   加入收藏

    多年来,山西省宁武县把准汾河源头定位,树立上游一流意识,坚持推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汾河治理,强力开展生态修复,确保管涔山青山常在、汾河水碧水长流,汾河省考雷鸣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Ⅱ类标准、市控川湖屯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标准,为汾河流域治理做出了宁武贡献。

    汾河在宁武县境内全长42公里,流域平均宽度7.19公里,流域面积1364.98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9720万立方米,涉及10个乡镇、280个村、82700口人,沿途有15条较大支流汇入汾河。

    为了保护汾河上游这一水源地,该县从1988年开始,持续开展了两期20年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淤地坝20座,治滩4.3万亩,修梯田5万亩,栽植水保林32.4万亩、经济林0.5万亩,修筑河道护坝4.04万米,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9.3万亩,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1.3平方公里,年均减少输沙146.5万吨,减少率达40.6%。特别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林业工作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植树造林为主,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通道绿化工程,共完成森林抚育任务30万亩,营造林任务345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长到743.1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增加到80多万亩。建设汾源生态公园38.5万平方米,汾河流域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23.9%提高到现在的45.4%,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目标,汾河流域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投资2.03亿元,集中对汾河源头1.86公里河道及东西两岸进行了全方位生态治理,绿化面积达到38.5万平方米,共种植各类树种17种、灌木11种、植被8种、花卉6万多株、风景树苗6万多株,新建游步道7000米,建设演艺广场1个,打造8大特色广场、建造1000多平方米人工湖3个、音乐喷泉2个,安装景观灯800余盏、运动健身器材100多件,成为周边乡村群众和游人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严格实施生态功能区战略,累计关停取缔了汾河干流两侧3公里范围内的各类企业511个,关闭大中型煤矿17座,有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确保三晋大地吃上安全、放心的汾河水。先后进行81村整村移民搬迁,特别是对汾河源头东寨镇和涔山乡的45个村5200人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减少了生态的人为破坏。汾河沿线完成73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服务,今年继续对24个村进行治理,全力补上污水治理短板。大力推进城镇和农村污水防治,正在实施东寨污水处理站扩容提标改造工程,日处理规模将从1250立方米提高到6000立方米;化北屯垃圾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18年、设计库容20万立方米。编制《宁武县汾河山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2016年-2030年)》,利用汾河山水生态优势,推进东寨康养小镇建设,加快创建芦芽山国家5A级景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有力推进汾河沿线绿色可持续发展。


    (文/宁武县宣传部 刘强)
 
    责编:台畅
0
上一篇: 跨域一体 绿色共生 合力赋能长三角
下一篇:山西宁武: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