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江苏讯 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顺河镇马庄村书屋的书柜上,整齐摆放着《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怎样吃才健康》等文化、经济、少儿、科学门类的4300多册书籍,多种杂志、报刊也陈列于书架上,还配有5台电脑,电子书屋弥补了纸质图书带来的不足。每天,村民都可以在宽敞整洁的图书阅览室翻阅图书,或查找资料。村民杨新萍说:如今有了农家书屋,家门口看书方便多了。
据了解,为建设文化阵地,满足各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该村书屋自成立以来,全天候为居民服务,不断发挥书屋的桥梁作用。为加强书屋建设,该村还引入图书馆管理模式,给图书编号,方便居民借阅。管理员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存档,装订成册。在电子书屋,村党员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指引老年人、青少年电子书籍的阅览,帮助查找居民所需书籍、杂志、报刊等。
“以前总是担心孩子们在外面玩耍不安全,现在他们可以来书屋看书,既安全又能丰富知识,非常感谢村里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该村的张阿姨开心地说。
农家书屋的建立,营造了温馨的阅读氛围,满足了群众对阅读场所的需求,活跃和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实现了居民有书可看、有报可读,真正做到了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文/张玉龙)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