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高位推动 融合发展 —— 吉县高质量打造全域旅游“回家”之路

2023-12-0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伏羲女娲穿针结缘孕育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两万年前的柿子滩开启了新时器时代的序章、壶口瀑布雄浑壮阔怒吼出华夏民族的精气神……

“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近年来,山西省吉县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中国根·黄河魂”的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耕“回家”服务品牌内涵,增强“回家”服务品牌效力,提升“回家”服务品牌质量,不断推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全域旅游“回家”之路。

回家之源——深入挖掘,释放全域旅游内生动力

柿子滩的悠远、人祖山的苍翠、壶口瀑布的壮美、上东村的欢乐、芃篱人家的诗意、吉县苹果的香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吉州大地徐徐展开。

吉县高位推动,全域布局,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以黄河景观与黄河文化系列、根祖人文与生态景观系列、田园生态与休闲健身系列为基调,构成了黄色瀑布、绿色生态、红色苹果“三色旅游”品牌,为黄河文化、人祖文化、乡村文化和苹果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持续释放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

黄河文化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大河之魂,荡气回肠。进入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一幅长134米、高7.2米,约960平方米的“黄河壶口百米巨幅3D手绘画卷”映入眼帘,边走边看,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

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不断挖掘壶口瀑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持续全面深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整合开发黄河文化的产业链条,挖掘提炼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演艺、非遗、文创产品、公共服务等进景区,在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的同时,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全面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协同发展,把黄河文化的战略地位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不断把中华文明传承好,把黄河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

人祖文化 

“人根之祖,出在吉州”(出自《吉州志》)。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女娲与伏羲穿针合缘,繁衍后代的神话传说,因此,人们将这里称为人祖山。人祖山作为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独特景区,这里风光秀美,既有绿树葱茏的清新,又有漫山红遍的浪漫,也有银装素裹遗世而独立的孤傲;这里历史文化深厚,既有令人神往的传说故事,又有古朴虔诚的祭祀庙宇,也有玄妙难解的历法八卦。

近年来,吉县人祖山景区聚焦农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文旅资源,打造了“游自然景区、体农耕文化园、购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研发出黄芩茶、连翘茶等七种养生药茶,开辟出苹果、西梅、樱桃等10余种乐趣采摘园,设置了丰富的大中小学生研学课程,打造了忘忧山庄、拓展基地、休闲娱乐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体化服务设施,形成了集旅游、文化、体育、养生、养老、医疗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不断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和智慧力量。近年来,吉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历史任务,挖掘乡村特色,创新乡村文化,优化产业模式,重点打造七个特色产业专业镇。如今,在吉县广大乡村,一座座整洁靓丽的乡村热闹起来,一项项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活跃起来,一个个充满潜力的乡村旅游休闲区发展起来,一张张多彩鲜明的乡村文化名片响亮起来,欢乐上东、如意太度、苹果小镇、壶口·花世界……乡村文化发展如火如荼,蒸蒸日上。

在吉昌镇上东村,道路两边的墙体上粉刷着各式各样时尚、年轻、活力的文字和图片,成为极具吉县特色的上东网红打卡地,吸引了游人驻足拍照。“农业产业+文旅项目”的乡村发展定位遍地生花,形成了多姿多彩、功能齐全的亲子体验区、乐耕田园休闲区、上东乡愁体验区,“东方·时光”儿童主题乐园、“星空下”研学基地、“花田里”花艺工坊乐园、“且慢间”儿童书舍、“乐逍遥”萌宠乐园、“上东农家”特色农家乐……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构成集儿童游乐、亲子体验、体能拓展、农业采摘、休闲观光、乐耕互动、上东乡味、上东乡居、窑洞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乡村文化空间。

在屯里镇太度村,千年古槐亭亭如盖,乡间小路宁静自然,间间庭院繁花掩映,芃篱人家诗意浪漫,村德民风真诚淳朴。在“一二三产优势互补,形成联动发展格局”的定位下,围绕“三产融合”强产业的目标,创新“特色民俗+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出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芃篱人家特色民俗区,“露沾衣”“戴月归”“望烟火”……在民俗院落里享受过尽千帆,复返自然的闲适,在“乡野有物”里触摸大自然的馈赠,在“喔饮北茶”里品尝北国草木的甘甜,在新建的村图书馆里尽享独处的宁静时光。

除此之外,壶口·花世界、社堤苹果小镇、桑峨牡丹园、西岭苹果研学基地、桥南智慧果园等农业农村旅游园区也各具特色,引人向往。

苹果文化

进入吉县,道路两旁整齐悬挂着写有“吉祥吉县 吉地吉品”“吉县苹果撩人香”字样的宣传牌,红白相依,十分醒目。吉县有着种植苹果的独特自然优势,产出的苹果果个端庄、香脆甘甜、耐于存储,深受人们喜爱,苹果产业逐渐成为促进民富县强的主导产业。

2022年,吉县以苹果为媒,在四川德阳成功举办吉县苹果品牌战略·城市符号发布暨招商引资大会,推出了精心打造的吉县超级符号——“吉”,并发布了吉县苹果统一品牌、包装及专卖店标识形象,举行了吉县苹果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仪式。以吉县“吉祥如意”为主题,以“吉县苹果”为原型,打造出三个形象IP——红苹果爸爸(吉祥)、黄苹果妈妈(如意)、绿苹果儿子(平安),组成一个“全家福”,成为极具吉县特色的城市符号。

“吉祥吉县 吉地吉品”、“吉县苹果撩人香”的品牌战略,为吉县苹果赋予了吉县独有的文化内涵,承载了吉县人民“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现实愿景。依托苹果产业,抓好苹果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延伸出“苹果+城市”“苹果+科技”“苹果+大数据”“苹果+旅游”“苹果+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吉县苹果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吉县苹果文化底色。

回家之邀——融合发展,开辟农文体旅融合新IP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

今年以来,吉县为进一步增强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彰显文旅资源的独特魅力,围绕“打造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紧抓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大好契机,不断开辟农文旅融合、体旅融合新场景,推动形成更具有吸引力、带动力的旅游新IP,以全新的姿态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真诚的邀请。

4月28日上午,“爱临汾·赢未来”2023年吉县苹果·黄河大地艺术季开幕盛典在吉昌镇上东村举行。这次活动紧紧围绕“爱临汾•赢未来”的主题主旨,在“春华实秋”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基础上将苹果、黄河、大地与艺术相结合,深入挖掘黄河、大地、根祖、民俗等特色文化,深耕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乡村旅游新IP,将厚重文化和秀美风光相融合,推出全新的吉县农文旅融合节庆品牌,描绘出人们心目中的诗与远方。

此次大型活动,包含了“希望田野”万人合唱活动、“健康吉县”乡村徒步行活动、“数智吉县”苹果新模式栽植活动、“信用吉县”书画摄影联展活动、“活力吉县”体验活动、“创新吉县”媒体采风活动、“乡村大使”直播活动、“迎春畅购”特色农产品展销、“春风十里”田园互动秀活动、“舌尖吉县”美食游和“书香吉州”全民阅读等十多项内容。随着活动的展开,人们不仅参观了上东书社、花艺工坊等乡村旅游景点,了解了数智乡村、田园经济等特色项目打造,而且近距离体验了“数智吉县”苹果新模式的栽植。同时,吉县各乡镇也结合自身特色,参与进来,围绕“赏、食、住、游、购”等要素,设置乡村旅游点,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活动,赋予了吉县苹果和文化旅游新内涵,提升了吉县“三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黄河文化、壶口精神为核心,吉县进一步深化“爱临汾·赢未来”2023年吉县苹果·黄河大地艺术季系列活动,着力打响“回家”服务品牌,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黄河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把黄河、文化、市场、社会有效结合起来,助力黄河旅游板块开发。从“千人黄河大合唱”到“歌从黄河来”《黄河大合唱》展演活动的精彩亮相,在深情的歌声和黄河的怒吼中,壶口瀑布雄伟壮美的身姿、雷霆万钧的气势、强悍热烈的魂魄变成一幅幅充满感染力的具像,进入脑海,抵达心灵,心脏也与黄河一起脉动,同频共振,黄河不屈不挠的品格、自强不息的特质、勇往直前的精神激荡在胸膛,凝聚成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九曲黄河,激情澎湃。今年10月中旬,由临汾市统一谋划,吉县、大宁两县整合资源、协同主办的跨区域越野赛事“大吉520”黄河英雄会越野挑战赛在壶口岸畔成功举办。这条赛事线路平行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起自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终至大宁县黄河英雄营,全长70公里,因穿越线路基于G520国道沿黄河开发,所以命名为“大吉520”,既浪漫,又吉利。

这是一场赛车运动与旅游文化的奇妙碰撞,是一次黄河精神与体育精神、越野文化的相互融合。这次赛事活动,专门打造了一条特色化、主题化比赛线路,串联起大宁、吉县的旅游景点和特色乡村,精心准备了黄河大集、黄河英雄音乐节、沿黄RT恒时体验等多种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农特产品、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在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厚重的黄河文化、领略壮美的山水风光、感受独特的乡村魅力。

吉县县委书记赵松强说:“这一赛事不仅填补了山西文旅项目的空白,为全国车友打造一条特色化、主题化的越野挑战赛线路,也将为吉县开拓出一条以体育户外运动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价值的创新转化。”

回家之情——全心全意,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体验,营造沉浸式的旅游场景,吉县致力于将线下线上的“大流量”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留量”,让游客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和“回家”的温暖。

强化服务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部门服务能力和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吉县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文明和谐舒心的旅游环境为总抓手,全心全意、上下一致,制订契合实际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景区间的合作开发,打造综合性服务景区,全力为游客提供安全服务保障。

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牛永福表示,要聚焦文旅行业领域,扎实开展文旅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努力把督导成果转化成为吉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文旅服务质量的实际成效。

吉县县委书记赵松强说:“要不断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功能,规范景区经营秩序,竭力为游客提供暖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一直以来,吉县坚持引进集“建、管、投、运”于一体的专业化团队,找准景区发展定位,加强景区运营管理,科学布局旅游业态,并定期举办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提升培训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素质,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开展志愿活动,为吉县“回家”服务品牌质量的提升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吉县以“红动吉州·发展有我”为主题,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节假日期间,在高速口、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随处都能看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或给游客指引路线,或推荐好吃好玩的地方,或帮助搬运行李,他们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让游客感受到吉县这座城市的热情。

此外,吉县还积极进行“文旅普法”“旅游维权宣传”等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各类投诉问题,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以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持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这是一条底蕴深厚,贯穿古今的“回家”之路,这是一条开拓创新,砥砥前行的“回家”之路,这是一条满载诚意,幸福吉祥的“回家”之路,在发展全域旅游,深化农文体旅融合的这条道路上,吉县走在前列,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0
上一篇: 陕西高点谋划文旅产业发展扫描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