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联合主办,桂林旅游学院承办的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在桂林开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刘迎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为开幕式现场
本届展演活动以“心艺相通 命运与共”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火把节》的音乐声中,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拉开序幕。来自国内外13所高校的16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涵盖了器乐、声乐、舞蹈、戏曲、民俗表演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图为舞台艺术类教育成果展演(马来西亚艺术与文化遗产学院)
东盟国家院校带来的富含浓郁东盟文化底蕴的精彩舞蹈节目,赢得了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展演期间,与会领导、嘉宾、师生在桂林旅游学院参观了学生最佳美术作品展,观摩了艺术教育优质课堂。
图为嘉宾参观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
“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经过28年的兼收并蓄、开放发展,现已成为富有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承办单位,桂林旅游学院高度重视本届展演,自5月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心艺相通,命运与共”的主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征集到来自国内228所高校、6个东盟国家的总计6637个(件,篇)作品。经过筹备,最终在桂林大剧院举办了3场舞台艺术类教育成果展演专题晚会,并在桂林旅游学院举办了学生最佳美术作品展、艺术教育优质课堂展示,发布《学生优秀美术作品集(2024)》,出版《“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2024)》。
图为艺术教育优质课堂展示
文化因交流互鉴而多彩,文明因互学互融而丰富。接下来桂林旅游学院将持续推动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文、图/李建平 陆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