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卫庄镇为全县人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年味十足的社火表演。这场表演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盛宴,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承载着卫庄镇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风貌。
春节前夕,卫庄镇政府成立了社火表演筹备委员会,下设策划、宣传、物资、安全等多个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确保筹备工作有条不紊。策划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传承民俗文化,共庆新春佳节”的表演主题,并精心设计了表演形式和流程。
表演当天,绛县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随着一声锣响,社火表演正式拉开帷幕。六个精彩方阵依次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鼓声隆隆闹新春,故绛大地享太平;锣响阵阵贺新岁,滚滚激情焕恢宏。里册村奔腾锣鼓队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是一支凝聚着激情与力量的表演团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传承。此刻,队员们身着靓丽的彩服,手执精良的鼓槌,行走间气场十足,尽显风采。鼓点声声,交织出震撼人心的旋律,每一击都仿佛能直击心灵深处。他们不仅仅是在敲击锣鼓,更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毅力。他们以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生动地传递着卫庄儿女的精神风貌。用激情的鼓点、恢弘的气势、铿锵的节奏和昂扬的豪情,击出卫庄镇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美好个性,奏出卫庄镇上下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傲骨雄风。
紧接着是福运旱船方阵。只见他们身姿矫健,动作娴熟,载着五彩斑斓的旱船,瞬间为活动现场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队员们手持划杆,以独特且灵动的姿态,在场地上游刃有余地操控着旱船。船只时而笔直前行,时而曲线滑行,动态的流畅之美与旱船本身的静态精致之美相互交融、交相辉映。每一个船身流转时折射出的光泽,每一个舵手迈出的优雅步伐,无不在向众人述说着卫庄人民的自信。
欢腾腰鼓方阵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们身着鲜艳服装,腰间系着红彤彤的腰鼓,动作矫健有力。欢快的节奏与热情的表演相得益彰,展现了卫庄镇人民的青春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喜庆秧歌方阵也不甘示弱。这支秧歌队大胆打破传统秧歌的形式,以全新的演绎方式,为大家呈现出更加欢快喜庆的氛围。舞者们身着鲜艳夺目的服装,犹如天边绚丽的彩霞,将现场装点得喜气洋洋。他们手中的红扇,灵动得仿若翩翩起舞的蝴蝶,红绸翻飞间,仿佛点燃了空气中的欢乐因子;色彩斑斓的花伞,则似一朵朵盛开的繁花,在人群中娇艳绽放。 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与欢快的音乐,扇子与花伞相互映衬,上下翻飞,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脚步轻盈而富有节奏感,如同灵动的音符在欢快跳跃。那欢快的节奏,仿佛是生活奏响的赞歌,尽情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恰似春日暖阳,洋溢着满满的节日喜悦。他们以创新的秧歌形式,不仅扭出了新春的无限活力,更扭出了咱老百姓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儿,以及对这红红火火好日子的赞美与歌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组成的匠心筑梦方阵。中设华晋也就是我们绛县人常说的541二分指,1970年在二里半建厂,55年来,分指的到来不仅仅给绛县带来了深厚的工业沉淀,更从文明生活,先进文化,舒适生活等方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绛县人,塑造了绛县独特的人文气息。经过多年发展,中设华晋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专业化的综合型冶金铸造和加工企业,年产铸件5万吨。
最后压轴登场的是祥龙贺岁方阵。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在表演者的舞动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盘旋而下,栩栩如生。舞龙者们身姿矫健,配合默契,将龙的威武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长龙穿梭于人群中,给大家带来了满满的节日祝福。“实施五大举措,打造四宜绛县”,卫庄镇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五四发展思路”,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鼓足干劲,统筹推进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为打造“四宜绛县”贡献卫庄力量!此刻,卫庄镇党委政府向全县人民拜年!祝全县人民的生活也如这舞龙一般,精彩纷呈、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共庆元宵佳节
(文、图/绛县卫庄镇政府 郑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