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西讯 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19年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大数据报告》,报告由省文旅厅与山西大学共同创建的山西省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提供,聚焦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旅游市场实施及时、有效的动态监测,为该省文旅产业服务质量提升和企业决策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出台文旅新政策 推动业态新发展
以省政府命名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在全国尚属首次。
大数据报告显示,在旅游促进政策方面,该省亮点十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涉旅文物保护单位“两权分离”改革的意见》,深化文物活化利用,助推文旅融合;起草出台《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和《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确定以省政府命名的首批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出台《山西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意见》,通过龙头景区带动、产品业态创新、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要素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策措施保障等“六大行动”,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动态监测 资源品质远程影响力需要加强
数据表明,假日、节事双轮驱动旅游总量增长,省内、省外平分客源市场,太原、忻州、晋中居民在省内出游力较强,在11个地级市中分别排到第一、第二、第三,太原、晋中、忻州居城市接待量同样居前三,2019年全省居民年出游次数人均3.6次。
图为省外客源TOP10省份游客量占比图
根据中国电信旅游数据,2019年山西十大客源省份分别是河北、陕西、河南、北京、内蒙古、山东、江苏、 广东、四川及天津。北京、石家庄、西安三市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稳居山西客源市前三。由此分析,毗邻客源省份占比较高,游客出行受距离因素影响,资源品质的远程影响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全年男女出游比率为7:3,出游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9岁到55岁之间,26-35岁占比最高;该省游客的出游时间集中在1-3天,其中12小时以下游览占比最高,占比达35%以上;与上一年相比,过夜游游客比重上升8.1个百分点。
游客满意度:景区持续走高 住宿有待提升
图为2019年山西各市在线旅游情况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A级景区共计216家,景区满意度持续走高,老牌景区持续吸睛,旅游城市受关注度高,平遥古城、五台山、壶口瀑布、王家大院等传统景区网络搜索量位居前列。在线旅游线路TOP10排名中,游客更倾向在山西省内深度游览,太原、大同、平遥、五台山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热点城市的网络关注度中,太原搜索指数日均值稳居第一,大同排名第二,运城排名第三,忻州和长治分列第四、第五位。
2019年游客对山西住宿的整体满意度为4.31/5分,住宿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在线旅游酒店销量TOP10包括:大同王府至尊酒店、大同云冈建国宾馆、太原五洲大酒店、山西君宸大酒店、太原大昌国际酒店、山西饭店、太原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千美酒店(太原晋阳街南站店)、大同金地豪生大酒店及太原星河湾酒店。
2019年山西强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在一系列重大举措引航之下,全省旅游市场表现良好,实现旅游总收入8026.92亿元,同比增长19.29%,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用优异业绩和过硬实绩彰显了促进全省转型发展的文旅担当。
擎旗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2020年,全省文旅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规模开发、强势塑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为牵引,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支撑,从“供”“需”两端发力,强化改革创新,深化文旅融合,坚持项目为王,实施精品战略,夯实发展基础,突出质量提升,提高治理能力,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加快富有特色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