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先问你们一声好,祝你们一路顺风心情好,头一声高来二一声低,三一声再向你们送上一个见面礼,有缘咱们千里来相会,为给你们开心,我把长城小曲唱起来!”正值午饭时 间,山西省左云县管家堡“天然居客栈”的女店主邓玉祥正在为游览明长城的中外游客清唱长城小曲。
近年来,左云县紧紧抓住山西打造长城旅游板块的契机,以建设“长城故乡、京西避暑胜地、自驾游目的地”为目标,积极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把“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长城沿线的夏都和月华池迦园被山西省文旅厅评为“长城人家”,乡村旅游品位逐步提升,为文旅扶贫注入新的活力。“天然居客栈”就是左云境内、长城沿线20多个长城客栈的其中一个,虽然经营面积不大,但所经营食品物美价廉、特色鲜明,每年纯收入基本能稳定在十几万元,成为长城沿线村民脱贫致富的典型,在周边县区游客中享有盛誉。2020年9月1日,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工作人员专程远赴管家堡村,为“天然居客栈”赠了“长城人家”的牌匾以示鼓励。
邓玉祥出生在内蒙古丰镇市,36年前,和左云县管家堡村民庞二平喜结连理。婚后多年,夫妻俩种植养殖还要外出打工,虽然四季劳作不辍,生活却依然窘迫。到了2008年,45岁的邓玉祥又添心结,两个孩子即将上大学,高额学费没着落,为此她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
再也不能这样穷下去!邓玉祥的一个个想法冒出来,又一个个否定了。尽管管家堡村是远方游客观赏明长城最近的高速口,政府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但村里已开了几家农家乐,因距景区较远又缺少特色,这些农家乐客人稀少、效益不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邓玉祥发现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仅仅需要吃饭、喝酒,还有对地方特色乡村文化氛围体验需求。于是她另辟蹊径,借助自己民歌歌唱的特长,购置音乐设备、服装道具,开了一家满足游客文化娱乐需求的特色农家乐。
2008年国庆节,邓玉祥的农家乐“天然居客栈”开张了。最初,邓玉祥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熟悉歌词、戏词上,每天除了照顾一家老小,还要为客人做饭,歌词、戏词刚背会没两天全忘了,时间不够用。但她想尽办法攻难关,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白天没时间就晚上背,甚至梦中还在背。邓玉祥的丈夫担心她压力大导致身体出问题,于是安慰并开导邓玉祥,即使不开客栈也可以做其他小生意,然而邓玉祥是个天生不服输的人,并不愿轻言放弃。也有好心村民建议,为客人唱歌并不会创收更多,费心费力划不来,不如干脆集中精力改进饭菜。邓玉祥却认为,要想开好农家乐就得有特色,能唱会跳是她的特长,也是她的农家乐的特色。
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邓玉祥能唱的歌举不胜举。她不仅会唱很多现代歌曲,还能唱戏曲,蒙汉调、晋剧、耍孩儿、道情……几乎样样拿手。邓玉祥的经营理念和勤勉事迹,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经典样本,为十里八乡的村民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带动下,长城沿线的小酒馆、小客栈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56岁的邓玉祥,没有小富即安,而是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她又学会了酿酒工艺。边塞炖羊肉、地道土鸡蛋、喷香炸油糕、焦黄搅那糕、自酿高粱美酒等一道道边塞特色农家饭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小客栈”成了“大网红”,邓玉祥的演唱视频被游客以微信、抖音广为传播,《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大同晚报》等省市官方媒体也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
聊起对文旅扶贫的认识,邓玉祥深有感触:“我本来是名农村普通妇女,有幸生活在长城脚下,更有幸通过客栈经营脱贫致富,都得感谢我们的明长城和政府的文旅政策。”
(文/左云县委宣传部 任键)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