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依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法司法理念,聚焦“四整治”、紧抓“四个三”,从严从实推进“6+N”整治任务,不断夯实政法队伍“四化”建设根基,推动常态化顽瘴痼疾整治走深走实。
一、聚焦源头整治抓“三育”,夯实政法队伍革命化建设根基
一是抓政治教育。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轮训班,县委书记讲专题党课,纪委书记作廉政报告,切实强化“政法姓党”的政治忠诚及勤廉党性教育,筑牢抵御顽疾侵蚀政法肌体的坚固防线。在第八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评比中,县法院荣获“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称号。
二是抓警示教育。开展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 “三个规定”等“百千万”学习活动,领导带头“四长讲”,全员覆盖“千警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常态化开展瑕疵错案讲评、不当执法司法行为曝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及“三治一创”活动,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时时心存敬畏、处处行有戒惧,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三是抓诚信教育。严格落实政法机关领导干部 “一岗双责”,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将顽瘴痼疾整治纳入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检视内容, 深查摆找病灶,落措施真整改。坚持事前阻断、事中登记、事后报告三环节,全体在编干警如实填报个人自查事项报告表及“三个规定”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动态管理、有据可查,筑牢预防干预司法顽瘴痼疾“防火墙”。
二、聚焦及时整治抓“三查”,夯实政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根基
一是抓组织排查。指定专人专职对全国“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推送的违纪违法线索即收即办,以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单位案件(线索)双移交制度为基础,组织核查单位对上一年度顽瘴痼疾案件线索进行备案复核;对已审结涉恶案件开展倒查,看定性、程序、财产处置是否精准,是否存在漏人漏罪、干预办案等问题;持续推进案件评查、“治重化积”回头看及法律监督,发现问题立整立改。
二是抓智能筛查。加快推进政法单位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精准研判离职干警从业信息和干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经营活动信息数据,及时排查整治不规范行为。
三是抓执纪检查。充分运用督察检查、提醒谈话、通报等方式,精准掌握政法干警执法司法动态,真正将顽疾问题止在萌芽,阻于门外。
三、聚焦专项整治抓“三范”,夯实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根基
一是抓素能模范。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务实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跟着总书记读好书”、“老法院人讲司法故事”等活动200余次,同时持续落实好政法干警交流轮岗制度,推动将政法干部培养为复合型、专家型、实干型干部。县法院2名法官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机关工匠、全省法院学习型干警等荣誉称号,4名法官被省法院评为办案质效优异法官,1名法官被最高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二是抓创建示范。紧密结合“枫桥式”政法单位创建活动,县检察院以“四个三”模式创建“枫桥式”检察服务中心,即夯实制度机制、组织能力、硬件设施三项基础保障,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完善溯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救助三项工作机制,推动信访源头预防;创新人民调解+刑事和解、律师+公开听证、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三种工作模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依托党建文化、典型引领、素能强化三个平台建设,激发干警创建活力。县检察院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检察服务中心被最高检授予文明接待室。
三是抓推进典范。紧密结合“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共建维稳创安活动,县法院以“五项措施”全力推进基层法庭建设,即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建智能型法庭;创新调解方法,打造调解型法庭;加强法律宣传,建设示范引领型法庭;服务乡村振兴,争创服务型法庭;实施党建引领,创建团队型法庭。县司法局法治文化作品《啥是宪法》微电影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优秀作品奖,新兴镇新合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德泽园被授予“全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四、聚焦系统整治抓“三分”,夯实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根基
一是抓施治类分。以6类顽疾为基础,结合民事执行领域、交管领域、勾结“黑中介”牟利等“N”种问题同向发力,靶向开展车架管“一窗式”、“一盔一带”“公益诉讼”及社矫“六查六看六改”活动,“雷霆-2022”攻坚行动执行到位资产超3亿元,持续推进全系统全链条一体化整治顽疾。
二是抓难事解纷。紧紧围绕县委“生态县、有机粮、建设高端食材供应大厨房”的目标定位,持续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活动,领导干部走流程40次,办事解难213件,在核心使命-2022、“护航企业办实事、携手奋进新征程”、“检企共建”、劳动权益保障普法宣传等活动中多点开花,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
三是抓考评得分。将顽瘴痼疾排查整治列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双向结合方式,通过走流程、比服务、看成效、听呼声,进一步强化结果运用,实化考核评价,推动全县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文/依安县政法委 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