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研训促进发展 开放成就未来 ——记前行中的四川省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

2021-04-23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郭健 陈莉娟 王卫东   加入收藏

2020年10月19日,在四川省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四楼会议室举行了大竹县公安局教育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迈出了从单一的针对教育系统的培训到开放的社会办学的坚实一步。

近年来,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引领教师成长,服务基础教育”为立足点,求变创新,同时拓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版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书写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从“输血”到“造血”,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大竹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境内成“三山两槽”的平行岭谷地形。三山之间为宽阔的槽谷,槽谷东西称为“山前”“山后”,山脉的阻隔,造成教育发展总体不均衡。怎样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满足和服务好不同层次学校的需求?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从调研开始。

在2019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校校长郭健通过培训班问卷调查、基层学校座谈会和校长交流会,写出《大竹县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带头为大竹教育把脉问策。

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郭健在全县校本研修培训中讲话  摄影:王卫东

“我们要把培训融入县域内的校际教育联盟体系,从单一到多维、从孤立到融合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同时加大对校本研修的培训力度,兼顾校园文化共性和个性的。”2020年,在谈到中小学课程培训指导标准时,郭健强调,“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和专业发展三个教研室要做好课程的设计和编排,提升我校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培训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

这种“基于需求、满足需求、引领需求”的新型教研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激发了培训者的教学活力。

针对高中教师对高考最新热点的把握不够,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5月都会聘请成渝的一线名师做“全国卷高考信息与复习策略”专题培训;为解决薄弱学科的师资问题,会不定期开展书法和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的强化培训;在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会聘请一线心理治疗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升咨询能力;为提升干部的教学管理水平,采取了讲座和跟岗的形式组织校长和副校长培训。

校长郭健给新教师做专题讲座  摄影:王卫东

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课程让一线教师把培训学习转化为教学能力。在2021年的退休教师座谈会上,曾经参加“送教下校”活动的老大竹进修校人,对当前进修学校的变化,用了从“输血”到“造血”这一个形象的比喻。

为稳固好教育传承,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规划出了“125”的教师发展蓝图,即用5年时间,培养1000名青年骨干教师、200名卓越教师、50名竹乡名师,把“造血干细胞”播撒在山前山后,以带动全县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从“线下”到“线上”,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急学员之所需,想学员之所想,不仅在网上为我们送来了初中数学空间与几何教学的‘营养大餐’,而且还现场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与几何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的收获颇丰。”2019年国培项目结束后,周家中学数学教师潘松不禁感慨道。

在大竹,像潘松一样获得快速成长的老师还有很多。

近年来,针对乡村学校“远、散、小”等现实情况,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结合乡村教师底子薄、能力弱、任务重等现状,纵横对比资源薄、平台差、体系弱等现实,打破常规传统培训模式,尝试将“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与“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参培教师既能在网上学习,也能在培训现场集中观摩,前沿理论和高标准示范的结合,使培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与国培一样,从2019年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始,大竹县进修学校和继教网等专业培训网站合作,开始了线上和线下同时培训。这种项目的整合实施,不仅弥补了本土优质资源的不足,而且让本土资源与远程资源得到了互补互鉴,实现了“想学能学、随时可学、处处有学”的常态化。

学员在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中做团体沙盘实操练习  摄影:王卫东

2020年3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中,首次邀请教育系统外的临床医生为学员讲课,并在培训结束后,安排专人线上跟踪和指导培训学员日常心理咨询的情况和工作,做到学习不散场。

从“包容”到“开放”,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大竹县刘保华副县长在出席大竹县公安局教育培训基地的授牌仪式后,参观了学校校园,非常感慨地说道,进修校可以把围墙全部推倒,办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拆掉“围墙”,在面向教育系统的师培干训基础上开放教育,服务县域文化教育,是大竹进修校人在与时俱进、深入思索中做出的准确判断。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基本完成,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走入低谷,其地位被边缘化、功能被淡化、业务被分化。面对这些现状,大竹进修校人在不断地思索:在完成教师学历提升的这一历史任务后,怎样更好地利用现有平台为学校谋求长远的发展呢?为此,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教学服务领域,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在做好教育系统的师培干训的同时,加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服务功能。

一是扩大学历教育的规模。学校利用四川开放大学大竹分校和四川文理学院大竹函授站的“三块牌子、一套人马”,面向社会招生。设立招生服务中心,扩大社会影响力;全员参与招生和班主任工作,做好班务管理工作;更新教学设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考试环境。目前,在册在读大学本专科近2000人,其中2019年和2020年全年学历教育招生达600余人,学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连续三年被省电大表彰为“先进县级电大”,被四川文理学院表彰为“继续教育先进集体”。

二是做好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学校和社区开展合作,进行家庭教育;和财政及组织部门合作,进行相关培训;聘请专家对高三学生进行考前的针对性集体辅导;和四川省家庭教育专委会达州分会合作,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2020年和大竹县公安局合作,为公安系统提供学历教育和理论培训。

通过几年的探索,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构建了上挂高等教育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立体化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同时在师培干训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把成渝地区的教育专家请进来开展讲座,把干部和教师送到教育发达地区跟岗学习。

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准确定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育服务立校的方向,消除教育信息的壁垒,联结教育教学的需求,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踏上了立足长远又根植现实的新征程。

(作者郭健系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莉娟系该校办公室主任;王卫东系该校教师)


0
上一篇: 河北省广宗一中举办优质生源基地揭牌仪式
下一篇: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到山西朔州调研产业转型发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