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西讯 “白水街派出所吗?我86岁的老父亲早上5点多出门,全家人寻找一天了,都没有找到,现在天都快黑了,我们……”像往常一样,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白水街派出所张留根副所长接到辖区群众的报警电话,安抚群众情绪、详细了解信息、组织警力……接听、录入、报告、信息传递、派出警力。由于没有有效线索,出警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派出所动用警犬后,民警终于在村外小路坡底,找到了侧躺着,已无力走动的老人。
白水街派出所是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辖下的派出所,位于晋城市区南侧城乡结合部,现有民警、辅警26人,党员8人,是一支始终坚持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第一目标的基层公安队所。按照“一室两队”模式运行,该所有中原街、白水、文峰、时家岭、黄城5个警务室。辖下10个社区、8个村。担负着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活动和查处违法活动、实行人口管理、组织安全防范、开展为民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及参与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工作。
走进该所辖区,有关白水街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主旋律,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力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不断提升群众“三感”的故事声时有传说。但在白水派出所民警看来,这些故事并无特别之处。“这些事情,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我们一直就这么做的,没认为有什么特别的。”副所长张莉介绍说。
贴心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忧愁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今年3月,白水街派出所接110指令,有一名男子在白水桥上可能要自杀。值班民警李利军丝毫不敢怠慢,迅速带领人员赶赴现场。途中,民警进一步跟报警人联系后初步得知,自杀者之前有过自杀的行为,这次情绪激动,态度极其消极,可能要在白水桥上自杀。待民警搜寻发现要自杀的男子后,该男子整个身体已完全翻出栏杆外,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出警人员拼尽全力将其拉拽上来,扶到桥内安全位置。等男子情绪平稳后,民警耐心开导,挽救了轻生男子,并使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当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前往白水街派出所咨询小儿子毕业好几年,都在北京上班,户口一直没有迁出,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的问题时。户籍民警考虑到老人年龄偏大,担心老人不能将手续和流程完整地告诉儿子,除给了老人办理户口一次性告知单外,还在告知单上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通过微信图片审核,免除了老人小儿子长途奔波,方便了群众,实现了“马上办、网上办 、一次办”目标。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新冠疫情突发的春节,白水街派出所全体民警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警力有限,人员紧缺,我是民警,在关键时刻,我要做好表率、树好榜样,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像所有抗疫之战中基层民警一样,不是铜墙铁壁,没有金甲圣衣,却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他们愿意站到一线,构筑防控的“铜墙铁壁”。
回忆起那段经历,90后民警崔晨晨没有丝毫后悔。他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未来得及去给岳父拜年,主动请缨走上抗击疫情防控一线,逐村逐社区对武汉来晋人员进行地毯式入户排查,短短两天时间,崔晨晨协同钟家庄办事处防控组成员走遍了辖区18个村、社区,排査百余户300余人,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党组织的向往和热爱。32岁的民警贾凌斌在即将临盆的妻子的鼓励支持下,别离在外地工作,平时聚少离多的妻子,迅速赶赴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多天开展警情、案情的保卫工作以及要求高、数量大的核查工作任务,他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句累,只是在内心,对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歉意和感激。
目前,白水派出所又从牢固树立“小窗口、大形象”的理念,推出特殊人群上门服务、节假日随时服务的活动;到升级改造派出所监控指挥室,将各类资源整合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接处警时效,侦查办案效率更高,为民服务更加便捷;到严打击安心服务,重视查处民生小案,破获多起“盗骗”“黄毒”案件,使今年一季度发案数同比下降6.4%,让群众生活更加安心,社会治安更加安宁;再到针对电诈案件高发态势,坚决克服“防不住”的思想,组织发动民警、辅警、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社区社会志愿者、单位治保人员,在加大线上宣传的同时,挨家挨户入户宣传,敲门9580户,签字确认12000,争取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更加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优化了为民服务,不断提升着辖区群众的“三感”。
“为群众服务是自己应尽的职责,群众把我们当成亲人,我们也把群众当成亲人,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对于白水派出所全体民警缘何能够贴心服务社区群众,教导员候磊这样解释。
(文、图/郭学良 牛志军)
责编: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