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浙江省乔司监狱:以“数字化”筑牢法治根基

2021-08-1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浙江省乔司监狱成立于1950年11月,曾于1996年、2006年两次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5年、2013年两次被评为“浙江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27次被评为浙江省监狱系统“先进集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乔司监狱获得了“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智慧监狱示范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三等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3-2014年度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2017-2018年度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监狱系统‘修心教育’工作集体三等功”等殊荣。

从“乔司农场”到“乔司监狱”;从“劳改干部”到监狱人民警察;从昔日的盐碱滩、芦苇荡,到如今全省乃至全国监狱系统的模范……纵观浙江省乔司监狱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的何止这些,更多的还有监狱执法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透明化、法治化,不断朝着文明、平安、法治、智慧“四位一体”现代化监狱迈进。在此过程中,法治监狱建设无疑是乔司监狱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行“阳光执法”,勇于接受监督

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如何确保公平正义?乔司监狱给出的答案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8年2月,15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律、媒体等领域的知名人士,接过了乔司监狱颁发的社会执法监督员证书,自此对乔司监狱民警开展减刑假释案件评审等执法工作的监督,近距离了解狱务公开制度……

图:乔司监狱特邀执法监督员进监开展执法监督活动

这是乔司监狱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缩影。通过监狱开放日、监狱长接待日、亲情帮教等形式,乔司监狱实行“阳光操作”,将罪犯权利、义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向罪犯及其家属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也拓宽了监狱和罪犯家属、监狱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

“将监狱执法活动置于全方位、全过程的注视之下,在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和监督的同时,也能实现监狱管理水平的提升。”乔司监狱监狱长任金昌表示。

敢于把一切置于阳光之下,来自于乔司监狱利用数字化促进执法规范化的底气。

以减刑假释呈报为例,以往,所有申报、审批材料都是手工完成,速度慢,也容易出差错。如今,这些工作都实现了数字化。民警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即可完成,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做到了全程留痕和同步监督。

这得益于乔司监狱早在2011年底开发的执法办案系统。监狱将所有罪犯的基本情况和日常改造信息及时录入,民警在办理月考核奖惩或呈报减刑假释时,系统会自动给出提示。而且罪犯从入监到出监的整个改造轨迹也会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民警面前,既能帮助民警准确评判罪犯的改造表现,也能对罪犯和家属如实公开,实现对民警执法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无权力“死角”。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化手段来保障制度的规范执行,让罪犯考核有来源,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规范执法。”乔司监狱一体化办案平台工作组民警钟建平介绍说。

据介绍,搭乘数字化改革的快车,乔司监狱率先试点,将系统升级对接至政法一体化办案平台,实现从收押到安置帮教的无纸化办公,并依托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让提请减刑假释案件电子化存档与报送,保证了执法的阳光透明。该举措广受公、检、法部门肯定,也让罪犯和家属感受到了公平公正。

线上线下结合,大墙内外互动

要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尤为重要。为此,乔司监狱紧紧抓住罪犯入监教育环节,做实认罪悔罪、刑罚体验和行为养成教育,使罪犯做到明身份、守规矩,走好改造“第一步”。乔司监狱通过组建民警普法讲师团定期授课、邀请法学专家进监开展讲座、公职律师法律援助等形式,全力开展罪犯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在推进法治监狱建设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大墙内外互动等方式,对罪犯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和相关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引导罪犯学法、知法、懂法,从而真正做到遵法、守法、用法。

图:乔司监狱通过“大墙法网”开展远程远程法律咨询

2018年,乔司监狱第一时间将司法部“12348中国法网”引入高墙,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法网核心功能——“智能法律咨询”和“法制课堂”的本地化部署,成为全省监狱系统第一个开设“大墙法网”的单位,有效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罪犯的法律需求。

2020年9月底,乔司监狱又在“大墙法网”上试点启动远程法律咨询服务系统,依托监狱公职律师队伍和法律顾问单位的律师,采取“挂号预约”和“即时互联”的方式,分别面向罪犯和家属开放远程视频法律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监狱还在“大墙法网”中开发了留言咨询和智能服刑指南的功能。罪犯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服刑困惑时可以随时使用智能法律咨询和智能服刑指导功能解决简单问题,也可以通过留言咨询和预约视频咨询进一步得到深入细致的回复。如此便建立起一套涵盖简单问题到复杂情况整体式解答、智能筛选生成到人工匹配交流的双链路服务,完善了“大墙法网”法律咨询整体拼图。

除了利用智慧手段为罪犯解决法律问题,乔司监狱还积极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罪犯法治宣传教育。2015年11月,省乔司监狱携手省委统战部和民主党派共同打造“博爱·牵手”阳光法制大讲堂(后期更名为同舟·法律大讲堂),借助民主党派中来自法律、科技、医疗、教育等行业的骨干和精英,为监内罪犯授课、答疑解惑。5年来,7个民主党派组织160余人次开展律师送法进监,累计开课160余讲。

法治宣传触角延伸,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法治监狱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社会大环境。

对内,乔司监狱不断提升民警法治素养,强化执法规范化水平。对外,依托浙江监狱历史陈列馆、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教育基地、社会警示教育基地,不断延伸法治宣传的触角,通过“一馆三基地”,向党政机关以及人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

图:民众到浙江监狱陈列馆接受法治教育

“我们通过服刑罪犯的真实案例,对参观者进行警示教育。”监狱历史陈列馆负责人介绍,陈列馆内集警示教育、普法宣传、成果展示、预防犯罪等功能于一体,面向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每年前来陈列馆参观交流人数多达上万,大家在了解监狱工作历史和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直击心灵的警示教育。

“请进来”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去”,乔司监狱法治宣传触角不断向社会延伸。例如,优选法律知识、执法经验、普法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普法志愿者,组建普法讲师团,积极开展社会普法活动;举行“法制进校园”活动,推进中小学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加强监地融合,组织普法志愿者到社区矫正部门开展社区帮扶延伸教育,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

图:乔司监狱普法讲师团“法制进校园”走进高中学校

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在打造法治监狱、构建法治社会新格局的进程中,乔司监狱不断前行。“我们希望通过更加规范的刑罚执行、更加公开的执法程序、更加深入的法治教育来推动法治监狱建设,全面提升监狱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乔司监狱政委朱祖荣说。 

(文/浙江省乔司监狱    图/葛欣)


0
上一篇: 依法推动政府严格管控债务风险
下一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