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公司供电科积极响应集团能耗双控体系建设要求,破解生产技术“瓶颈”,攻克能耗“痛点难点”,通过对矿井生产能耗体系进行分析,制定专项办法,细化具体措施,把节能降耗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中,推动实现生产经营和能耗双控“同频共振”。
电力在该公司生产能耗支出占比高达70%左右,作为三电管理的主管业务科室,供电科直面难题,积极创新,提出了“1+1+3”三电管理工作新模式。“我们组织科里的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通过对全公司井上下各系统进行充分调研摸排,开展多次分析讨论,将‘算账’文化和能耗双控相结合,通过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制定一套可行的节电管理方案,明确建设电量分析管理平台三个具体步骤对公司用电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1+1+3’的三电管理工作模式。”该公司供电科科长王和兵介绍。
在电力能耗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公司供电科进一步与集团供电分公司加强沟通,从企业用电的性质出发,建立生产性用电和非生产性用电的边界,围绕三电管理主要内容,对照能耗管理的国家标准和细则,重新修订完善电能管理的制度,完善“二图八表”相关工作,织密供电体系建设网络。
为了加大节电管理效果,督促全矿职工树立节电意识,该公司供电科技术人员对井上下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环节的节电举措进行了收集和汇总,通过实地调研和讨论,针对该公司原煤生产系统制定专项节电措施,形成了覆盖全面、针对性强、见效突出的方案,并出台《余吾煤业节电管理举措及考核办法》,筑牢节电制度管理的堤坝。
节电管理的数据化支持离不开计量网络图点的完善,通过排查分析,该公司原煤生产和保安负荷的地面计量点数据完善,但缺乏有效统一,洗煤生产中包含铁路、公路运销的界区点不明确,动力来源多,计量缺失,对于服务于原煤生产的井口餐厅、机修、水处理等辅助生产系统用电与生活用电界区缺少计量。面对此种情况,该公司供电科提出建立一套矿井电量分析系统,制定了“三步走”的电力能耗管控建设规划,把好矿井用电量智能化提升的总方向。
(文/潞安化工集团余吾煤业公司 王鹏 王杨 柴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