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聚焦“五个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浑源窑模式”

2023-07-1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今年以来,浑源窑乡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总体思路,把基层治理工作当作密切干群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依托“114”基层多元调解功能平台,紧紧聚焦“五个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一个格局,提升社会化治理能力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人才+治理+生态”的工作模式,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党建+人才”,让乡村振兴更有“劲头”。乡党委建立村支部书记帮带机制,通过包村领导带,村支部书记“老新”帮带,建强领头雁“指挥力”。开展“业务培训+理论测试+‘亮晒比’创先争优暨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不断为头雁“充电”“补钙”,提升头雁队伍“战斗力”。以主题教育为抓手,组建头雁主题宣讲团,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灵活开展“走出去”与“请进来”线上线下双向交流学习活动,坚定“老新”党员政治信仰,提高头雁队伍业务能力。“党建+治理”,让乡村治理更有“奔头”。乡党委以“小讲堂”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及“小马扎”红色服务小分队力量,定期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全覆盖宣讲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若干措施等方面内容,采取集中定点与上门入户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宣讲覆盖面,确保人人都能听到。以“小服务”为“中心点”。统筹宣讲小分队、村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暖人心、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红灰黑”榜树新风等接地气、聚人气、暖民心、解民忧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小网格”为“创新点”。依托乡党委打造的村级协商议事功能平台,以“网格+平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代办等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让“有事找网格”成为群众习惯,让“网格事网格办”成为常态,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党建+生态”,让农村环境更有“看头”。为提升乡村“品质”,打造美丽农村新面貌,始终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整治基础,提升整治成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领导干部包村抓,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号召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实行全员“入网入格”,以网格化、清单化形式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不留死角。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浑源窑乡作为丰东革命老区的腹心地之一,在《丰镇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相关革命历史,再加上辖区内森林面积接近30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有着丰镇市独特的绿色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结合乌兰察布最高峰黄石崖,以老官坟村北台移民村民宿餐饮、红色文化体验和绿色生态旅游为载体,联合丰镇市诺尔泰公司医疗资源,打造集餐饮、住宿、医疗服务、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康养基地,逐步形成“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康养基地+乡村振兴”路线。放大“绿色”优势,浑源窑乡地处高海拔山区,特殊的本土优势适宜种植燕麦。基于燕麦种植的良好品质,已与大稔(内蒙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继续向规模化种植发展,进一步擦亮“绿色品牌”。

做实一个平台,提升专业化治理能力

专业化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充分运用一体化统筹的理念和协同化作战的方式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用化整合、实战化运行,确保综得起来、治得下去。按要求按标准打造“一平台一中心四室”基层多元调解功能平台。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乡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研判室和心理咨询室多元调解功能平台,简称“114”基层多元调解功能平台。并配置配齐了硬件设施,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相关工作职责和制度上墙。制定了社会治安和社会形势稳定研判制度、网格员管理和网格员培训等10多项制度汇编成册,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由专人负责分类梳理并登记造册。截至目前,统筹协调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和平安建设办先后召开社会治安和社会形势稳定研判调度会6次;网格员管理工作会议3次;网格员集中培训2次,实现了全乡44名网格员多层次、全覆盖轮训。同时依托“114”基层多元调解功能平台,共成功调解土地、乡级公墓建设、废弃院落复垦和危房改造等多项矛盾纠纷30多起,全部调处化解在一线,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社会政治稳定局面。

全力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和信访代办工作站、代办工作点一体化建设。按照“主体不变、分工负责、集约攻坚、务实求效”原则,聚合综治、调解、公安、司法、信访等工作力量,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结合浑源窑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全面推行以“一站三点”为抓手;依托“两室”议事功能平台;瞄准“三个小切口”的信访代办工作新思路,简称“1323”信访代办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村走访4次,接待群众80多人次,现场解决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6起,成功调处率100%。

完善一个体系,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加快建成覆盖乡村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乡村两级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设置了百姓议事室、协商议事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和信访代办工作站、代办工作点,配备了专职法律顾问,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原则,在全乡下辖的7个行政村组建了“党组织+驻村民警+法律顾问+网格员+志愿者”的社会治理队伍及宣讲小分队,通过设立“流动宣讲堂”,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各项民生事务办理流程、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各村委会小广场开展流动宣讲20余场次,采取集中定点与上门入户的宣讲方式,扩大宣讲覆盖面,让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里。开展普法宣讲宣传活动4次,累计600余名村民群众参与了活动,进一步引导、帮助村民们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村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和谐乡村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

织牢一个网格,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

网格化管理是实现乡村管理精细化的最佳途径,坚持治理重心下沉,织起一张人、事、地、物、组织全覆盖的大网,实现网格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浑源窑乡积极探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联户长”服务群众新机制,在原有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在每个村民小组网格内以20户村民为单位,推选设立1名四级“联户长”,主要由村民代表或村内有一定威望的党员担任,协助三级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开展工作。全乡共划分一级总网格7个,二级网格35个,三级网格44个,四级网格93个,配备三级网格员40名,四级网格联户长93名,并制定了“联户长”管理区域和服务群众名单。群众若有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反映给“联户长”和三级网格员,真正实现了“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以网格小单元撑起乡村治理大格局。

做实一个保障,提升制度化治理能力

浑源窑乡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制度、政法工作会商研判制度、综治中心工作例会制度、综治中心情况报告制度等10多项制度汇编成册,做到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规范工作。同时建立“四级网格员”管理考评激励机制,每年底乡党委对一级总网格长、二级网格长、三级网格员和四级联户长进行年终考核,通过查看档案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结合日常矛盾调处和信访维稳方面工作表现,进行排名。并与个人评优评先以及评选先进党组织等集体荣誉相挂钩,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党组织和个人,乡党委对其进行约谈和调整。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营造“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工作氛围,切实激发干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做到心里有事情、身上有担子、干事有方向,真正发挥考评激励机制作用。

(图、文/丰镇市浑源窑乡 李树栋  徐乐)



0
上一篇: 全国部分市(州)革命老区第八次工作交流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
下一篇: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党建“基层工作法”赋能政务服务提质提升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