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鹤立镇太平村农家书屋同时又是汤原县图书馆分馆,镇党委在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强阵地、建队伍、办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长技能、强本领的主阵地,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寒暑期小学生作业辅导问题,在镇党委的建议下,太平村在农家书屋开设小课堂,面向本村及周边村屯的小学生,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义务开展课后和假期的作业辅导、学名著诵读和阅读分享交流会,定期举办红色电影观影等活动。
今年暑假,太平村两名大一学生已经率先回家,在村书记的号召下来到农家书屋参加志愿活动,辅导高年级的小朋友写写作业,陪低年级的小朋友看看课外书、认生字、写日记,赶上“七一”活动,还能跟孩子们一起看一场红色电影,给孩子们讲讲鹤立镇的红色故事,同时也会翻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增加知识储备。老师和家长都说,“自从有了这个小课堂,孩子们再也不会一到暑假就在村里傻玩儿,开学晒得班主任都认不出来,农家书屋里冬暖夏凉,还给孩子们准备了水杯,实在没有比这儿更好的去处了。”
太平村在鹤立镇党委的带领下把如何利用好农家书屋,让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如何引导农民走进书屋、爱上阅读;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家书屋、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问题作为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作的导向,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创新升级工作,通过“农家书屋+”的共建模式,创建一个特色示范书屋,举办一场特色阅读活动,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粮仓”。
(汤原县鹤立镇人民政府 陈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