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精益求精迎亚运,披星戴月走归途——融创服务全力以赴 打好游泳馆清洁“攻坚战”

2023-10-0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占地超5万㎡

6000个座椅

观众席清洁12小时/次

“也许,我无法与运动员一起踏入赛场为国争光,但我希望能够帮助与当年的我怀着相同梦想的年轻人,走向领奖台,实现梦想!在赛场准备的这条'泳道'上,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保证泳池不溢出一片水花!保证健儿踩不到一粒灰尘!”——融创服务环境团队

今天,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将迎来首场花样游泳比赛。7点出头,太阳才刚刚露出脸颊,融创服务环境团队已投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中来。自2020年亚运准备工作开始,融创服务环境团队三年如一日,在各场测试赛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应对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超5万m²游泳馆+攻坚克难的“主战场”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占地超过5万㎡,以及场馆中陈列的足足6000个座椅,给清洁工作带来了莫大的挑战。在筹备初期,团队成员甚至会在馆中迷路,一个新员工进来至少要花上7-10天才能完全熟悉游泳馆。而在实际工作中,光是观众席的清洁就要花费整整12小时。

 当然,哪怕要花费再多的时间,保证清洁的完成度才是团队的第一要务,环境团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清洁流程。例如,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先拾走座位上显而易见的大型垃圾,再将地上明显的垃圾扫净,之后对于座椅下积落的灰尘,工作人员还会使用机械工具进行彻底的除尘,清除干净后会再用抹布将座椅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最后用清洗完的湿拖把,将地面完完整整的拖拭一遍,完成最后一道清洁工序。

“组合拳”出招

打赢这场清洁“攻坚战”

在游泳馆最重要区域——泳池的清洁上,环境团队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为泳池常年注水,无法使用大众泳池常用的人工清洁方式,为了解决这一清洁难题,融创服务环境团队灵活地选用了机械对池底进行洁净。

当然,光交给机械也是不行的。机械清洁后,还要安排专人对泳池周边进行善后处理,包括用池刷对泳池刮边、将九米伸缩杆套上T架和毛头清洁池底边角污渍、处理出发台的污渍……每一天,这样一系列的细致清洁流程,要在场馆内的两个泳池和一个跳水池中循环往复,以此保证泳池能够做到无一尘染。

披星戴月

不负每一次责任与重托

庞大的工作量,加上环境团队对空间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注定了清洁时间比预期要更长,然而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毫无怨言。

每当赛事结束,团队的每个员工平均每天要工作10到12个小时,往往很晚才能下班。而对于环境主管范帮军,这个工作时间就更加漫长,因为他要在大部分员工离开后,负责最后的检查与对接工作,有时甚至需要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当夜深人静,月亮高悬在半空,范帮军才能走上通往家的归途。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为了保证往后赛事的正常进行,无论身在何地,都要马不停蹄第一时间赶回工作现场。

“一次地下室水泵房漏水,我已经走到半路了,接到电话我第一时间赶回去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来处理,打开了两台吸水机,还有地刮,前后处理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才把水吸干净,确实很辛苦!”说到这里,范帮军的脸上不禁露出憨直的笑容,虽嘴上说得辛苦,但内心似乎已经习惯了工作上的忙碌,正是这样深入一线的态度与万事尽责的心,让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对他心服口服。

泳道“驰骋”半生

俯身低头“添砖加瓦”

“我从小就对游泳很感兴趣,在03年那会儿成了专业的游泳教练”,范帮军自豪地说道。55岁的他已经与水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曾经,他是泳道上“驰骋”的前行者;这一次,则作为融创服务的环境主管,在幕后为亚运游泳场馆的清洁工作添砖加瓦。

“也许,我无法与运动员一起踏入赛场为国争光,但我希望能够帮助与当年的我怀着相同梦想的年轻人,走向领奖台,实现梦想!在赛场准备的这条‘泳道’上,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保证泳池不溢出一片水花!保证健儿踩不到一粒灰尘!”


0
上一篇: 亚运融创服务“特种兵”不舍昼夜 保驾护航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