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重”在党建。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党支部在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1+5+N”融合思路,立足车间实际,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沃土,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求索之路 创建特色品牌
为进一步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模式,该支部按照“四有”要求(既有名称、有标识、有内涵、有理念),拉开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帷幕。
支部同步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和部门(扩大)会,系统学习党建品牌创建路径和优秀案例;多次开展党建品牌“金点子”征集活动,集思广益,夯实根基。通过多方学习交流,支部深受启发,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着力点。
支委聚焦主责主业下沉一线 摄/王攀
针对车间主责主业,支部书记张海亮带队,组织精干力量参与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党建品牌创建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公司、工厂文化是什么?年度中心工作是什么?就确定党建品牌的名称、内涵、LOGO,组织大家深入讨论、互相交流,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有的职工认为要从地域特色、企业文化、发展愿景等方面凝练品牌,有的支委从部门特色、工作计划、任务目标等方面提出“五零一优”想法,又或者均有兼得。碰撞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经过反复推敲打磨后,支部“五零双优”党建品牌破茧而出,成为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党支部的新标签。
行稳致远 建立一流队伍
创建支部党建品牌的过程,也是探索“党业融合”的途径。支部积极推行“人才强基计划”、“分层次培养”,引导党员干部撸起袖子、下沉一线,让“五零双优”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支部党员共70人,35岁以下29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车间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是近年来职工不断提出的诉求。”支部宣传委员王攀说。
党业融合工作会 摄/王攀
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支部立足主责主业,依托“党建+青年创新工作室”,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支部联建、“师带徒”等形式,促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
“付出就会有回报,努力就会有收获。”创新工作室成员在2022年陕西省职工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在2023年“长乐九美杯”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2名职工提拔为中层干部……
“我也是从学徒成长起来的,多亏‘师带徒’活动,才会让我进步如此之快。现在经常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新进职工,帮助他们实现身份的转变。”车间最年轻的维修技师李欣说。
实践证明,党建品牌为车间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思想基础,助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硕果累累 实现高质量发展
支部党建品牌创建以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打造“一流党支部”的士气更高、底气更足。
“支部着力构建顶层设计,依托党建品牌,做好路线图、实操图、快捷键,让职工全方面发展。”支部书记张海亮说。
技术创新铺好“路线图”。今年以来,该车间成立QC课题6项,精益课题8项,论文撰写10项,其中QC成果《ZJ118卷接机组滤棒精准计数系统的研制》荣获“示范级”成果奖,并获2024年国际QC选拔赛资格。
真才实学画好“实操图”。车间自主编制《ZB45包装机操作工培训手册》、《激光打孔设备维修与保养培训手册》、《ZJ118卷烟机操作工培训手册》等9本内部培训教材。今年以来,车间技能鉴定通过率75%,通过行业高级考评员2人,维修技师2人。
制度支撑做实“快捷键”。支部立足构建长效的奖惩机制,编印《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党支部党员先锋示范岗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为职工发展提供“加速度”。
党建引领树品牌,队伍建设争发展。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党支部以高质量发展为底色,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品牌强企的发展中不断奋斗。
(图、文/向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