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洱海边的“兴农人”丨新农人走新农路 “新新”相印心欢喜

2024-04-3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谷雨刚过,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的农户们蚕豆已经采摘完成,收获的余韵在田野中随风飘扬……

“今年蚕豆的收购价是6元一公斤,路边收购蚕豆的车有时候来的比摘豆子的都早,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销路自己找上门来啦。”赵淑芝笑着说。

赵淑芝,1991年出生在松桂村溪柏社,成年后,初中毕业的她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外出务工,但是婚后,和丈夫每日忙碌奔波于陌生的城市,让她逐渐觉得迷茫,繁重忙碌的工作和嗷嗷待哺的孩子让她开始思考未来,“在外打工,又不自由,又不赚钱,离家很远不说,还特别不稳定,真的不如回家种田。”赵淑芝说。

说干就干,2014年,赵淑芝和丈夫一起回到了松桂村,从父亲手中接过了10余亩土地,开启了她的种植之路。“刚开始种地的时候总是心里没底,很多技术都比较陌生,可以说是从头开始学。”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在下乡过程中了解到赵淑芝的情况,鼓励她参与烟站组织的农技师、烘烤师、分级师和农机手等“三师一手”职业工人技能培训,勤学善思的她很快掌握了种植技术:“现在种烟,机耕、起垄、中耕、打农药这些都是机器作业,非常省力,密集烤房、水窖、机耕路生产配套设施越来齐全,政策相当好咯。”

赵淑芝展示家中的小型农机。摄/张婉婷

有了技术傍身,赵淑芝心里有了底,2021年,她又流转了29亩田地,从当年的种植“小白”成长为当地的90后种植大户。

“我家现在土地多,但是人手问题基本不用愁,一到种植季我们就请专业的工人来帮忙,真的是方便又赚钱,你看我家房子也翻盖了,现在真是生活得很幸福。”赵淑芝所说的专业工人是近年来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筹备建设的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旺季用工需求问题、促进农户间的技术交流、提升专业化程度,更是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种地的人不仅可以聘请产业工人,也可以作为产业工人来增加一份收入;其他不种地、平常外出务工的村民,家中若是有富余的劳动力,也可以在村里找到就业岗位。

有了成规模的田地,赵淑芝又开始琢磨田块增产的事了,为了不让土地“闲”下来,她开始在烟后种植大麦和蚕豆,并且同步开始发展畜牧业。“我家现在烟后种蚕豆和大麦,这样一年可以收两季,总计年收入可以达到20万以上”赵淑芝笑着说,“而且种大麦可以喂牛,牛粪又可以堆肥再利用,已经形成闭环啦,这就是科学种地对不?”

赵淑芝正给家中喂养的牛投放饲料。摄/张婉婷

蚕豆具有固氮作用,通过根瘤菌与土壤中的氮元素结合,会产生可供其他植物吸收的氮化合物,提高土壤中氮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为后续作物的种植提供优质底肥。近年来,松桂镇种植蚕豆的农户越来越多,面积已经达到4000亩,蚕豆现在已经成为松桂镇的农户们致富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是大家钟爱的“小金豆。”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90后新农人回到家乡,耕耘新农田,走出新农路,让一颗颗心与一种种“新”碰撞出更美好、更欢喜的日子。

(文/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婉婷)


0
上一篇: 黑龙江桦南党建引领 助力人居环境卫生提“质”增“颜”
下一篇:云南丽江“三六九 赶街天” 品乡味 续乡情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