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护卫松漠绿洲 筑牢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纪实

2024-06-1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六大区域”绿化,古老的松漠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如今的林西县,林地总面积301.91万亩,森林面积268.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37%。全县现有草牧场面积32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达45%,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50%以上。植绿更须护绿,防火重于造林。林西县把三个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盯紧看牢,设置防火红线,守住生态底线,多措并举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

富林林场

抓住“四个准军事化管理关键”, 护卫“金山银山”“草原首驿·多彩林西”,富林林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场区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天然次生林绿野葱翠,尤以莫古图、三楞子山为最。该林场也是距离县城最近的天然次生林风景区,地质结构与阿斯哈图世界地质公园相同,素有“小石林”之称。这里的春天,杜鹃怒放、漫山红粉;夏天,树木蓊郁、野草葱翠;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冬天,山野休寂、白雪皑皑。近年来,林场积极引进项目资金,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如何让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永固?富林林场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抓住管控火源排查隐患、提高群众防火意识、提升防火扑火能力、保持良好战备状态等四个关键,守住林区平安。严控火源,严查隐患。控制火源进山入林,在重要交通路段等处严防死守,严禁火种进山入林,严查野外违规用火,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值班带班和火情报告制度,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严格管理特殊人群,严防玩火、失火引发森林火灾。盯紧重要结合部,加大对农田和林区、林缘等地方的巡查力度,严防“农火上山”“家火上山”。强化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富林林场始终把防火宣传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延伸防火宣传触角。在重点林区张贴防火宣传标语、悬挂防火旗和防火条幅,到农户家中发放防火宣传单,使群众全面知晓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将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普及做到家喻户晓。与林区周边各村、嘎查村民签订防火责任书,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苦练专业技能,提升扑救能力。林场从实战出发,制定了周密训练计划,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对扑火队员的演练启动“实景、实物、实操”模式,还原突发火情的实战场景,不断提高队员们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培训,使队员能熟悉扑火流程、善于分析现场火情、熟练灭火战术使用、明确火场看守原则,全面提升扑火队员的实战能力。加强战备演练,保持良好备战状态。富林林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成立以党员为主的快速应急扑火队伍,重要防火节点时在重点林区挂图作战;成立两个巡查组,不定时对各营林区进行巡查,力求在发生火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距离火场最近的防火力量调度至现场。强化实战模拟演练,不定时组织战备拉动,本着“不打招呼、不设预案”的原则,随机设置火情,对防火队员的装备物资、装备性能进行检查,进一步提升防火队员战备意识及快速反应能力,确保队伍时刻处于紧张备战状态。

大冷山林场

全天候巡逻,全区域排查。“巡查队,上马出发!”随着中队长的一声令下,大冷山林场大坝护林防火巡查队的10名护林防火巡查员骑上高头大马,手持宣传旗,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大冷山林场有林面积50.7万亩,其中大坝护林防火巡查队巡护面积10万多亩,由于辖区面积大、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很多路段车辆不能通行,只能通过马队进行拉网式巡护,在森林高火险期,巡逻队每天需要巡逻约20公里,风餐露宿,克服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每到重要防火期,大冷山林场都要实行网格化管理,细化联防联控责任区。实行场领导带班分区管理责任制,由负责人带领护林员站山头、守坟头、盯重点、把路口。把辖区内重点林区、重点路段、重要点位作为“党员责任区”,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森林火灾巡查排查工作,严查火灾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严防死守,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林场除预留一支10人机动扑火队待命外,其他干部职工组成10支84人的靠前驻防防扑火小分队,每天巡山护林、监测火情,大坝护林防火巡查队就是其中的一支。各支防扑火小分队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分区域、划重点,认真开展每日防火巡逻活动,消除野外火灾隐患,通过张贴标识、标语,播放《森林防火条例》和《林西县人民政府2024年森林草原防火戒严令》等方式,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法规条令。防扑火小分队还与进山卡点积极配合,做好进出山人员登记,把森林防灭火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送到附近林区群众手上,保证不留任何防火死角。据统计,全场共召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5场次,开展防火宣传活动30余次,出动人员260余人次、车辆200余辆次,其中摩托车38余台次,出动马队50余匹次,刷新固定防火宣传牌10余块,悬挂防火横幅20余条、防火宣传旗1000余面,张贴禁火令100余份,发放宣传单册3800余张。林场与护林员签订森林防火双向目标责任书84份、与村民签订防火责任书2000余份。针对春耕生产和清明节期间野外用火频繁的实际,大冷山林场严格落实了“十不准,六不烧”措施。突出抓好林区等重点区域,在火灾多发、易发地段,采取巡回检查、死看硬守的办法,确保万无一失。对来往人员进行造册登记,落实监护责任,建立连带追究制度。在重点入山路口设立固定防火检查站9处、临时卡口6处,严禁带火入山。今年进入防火期以来,大冷山林场辖区内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率为零。

南门外林场

建立多维防护网,守护林西“南大门”。南门外林场位于林西县中南部,东与巴林右旗接壤,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地理位置上的交通要冲,注定了它是全县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南门外林场在50余万亩林区组建起多维防护网。充分发挥望火楼、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护的空中优势,与地面巡逻车、巡护组高效联动,构建火源监测体系。以“林长+党员先锋队+网格员”的模式,构筑森林草原防火链条,林长负总责、党员作先锋、网格员沉到底,守护着林西的“南大门”。进入防火期前,林场林长都要召开防火专题会议,对场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突出源头治理,周密布防,牢牢把住火源关。杜绝火源进山入林,提前在进山入林入口设立5个检查站,严格执行检查登记制度,防止所有焚烧类祭祀用品带入,并对各林区路口、林地内坟头派专人严防死守,做到“盯坟头、看住人、管住火”。派出防火督导组3组,组织检查人员12名,检查组人员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到卡口、护林站、重点防火区域进行督导检查,做到“敢提问题、提真问题”,以督促护林员加大巡查及检查力度,确保林区防火安全。进入防火期后,林场每天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辆,由南门外林场森林草原消防队队员和护林员组成防火宣传队,到东山公园、西山公园和林西镇新兴村、冬不冷村、小簸箕沟村等地进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桔红色车队一路走街串巷,车载喇叭循环播放《林西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戒严令》,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倾听。向群众散发宣传单,宣传森林火灾危害、讲解防火避险常识、倡导文明祭祀理念。在主干道沿线、林区边缘、入山管控点等区域悬挂横幅,在村屯、林区等主要路口、重点部位道路两侧布设防火宣传旗阵共计1000余面,悬挂宣传横幅60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2000余张。与三个毗邻乡镇签订联防协议书,与四个企业签订了防火责任书。林场和林政股长、林政股长与管护站站长、管护站站长与护林员、护林员与村民和坟主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把森林草原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山头地块。林场划分防火重点护林站,护林站划分重点地块,责任落实到人,设置固定卡、站点共5个,检查各类车辆100余台、排查人员300人,与林区内工矿企业、坟主签订防火责任书1000余份,真正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林西县在做实三个国有林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同时,严格落实林长制,各级林长靠前指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协调防火和救灾工作,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防火责任。全面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在各乡镇、林缘内施工的各类厂矿企业排查一切违法野外用火行为,组织乡镇、企业清坟头、清边际地、清矿点、清防火隔离带内可燃物。各乡镇街道、国有林牧场组织人员对辖区的矿点、道路周围、居民宅周围和学校附近清除火灾隐患。制定完善了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国有林场至少开展一次防火培训演练活动,全面提高防扑火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点,积极营造护林防火宣传氛围,全县共出动防火宣传车110台次,悬挂防火旗10000面、防火条幅215条,发放网络祭祀使用指南9000份、防火宣传画10000张、防火宣传手提袋5000个,发送短信10000条、微信15000条,打造防火一条街21条。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周志伟)

0
上一篇: 内蒙古赤峰市林科所:5项地方标准顺利通过立项论证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