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在基层建立了160个关工组织,“五老”人员达1311人,连续推出了“四大工作品牌”及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关工委“五老队伍传帮带 春晖燃情育新人”“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径”创新示范引带和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全国最美五老”关爱标兵等典型。
年近80岁高龄的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振江,使命在肩初心不忘,退休后在关工委战线辛勤耕耘了24个春秋,踔厉夺得28块奖牌。2022年获全国“最美五老”荣誉称号,被人们誉为农垦战线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常青树。在2024年3月底召开的北大荒农垦集团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王振江向与会人员展示吐露了他多年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一位老关工人的心声。
情系关工委,铭初永相随。1945年8月,王振江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地区一个农村家庭,2000年,王振江在绥滨农场副场长岗位退居二线,挺入绥滨农场关工委序列,第三年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职务,同时兼任老年科协会会长、龙门福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呕心沥血24个春夏秋冬,在关工委战线夺得国家、省和北大荒农垦集团等几十个奖项。先后创建黑龙江省“王振江家庭书屋”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假期空中课堂”两个“最佳工作品牌”;中央精神文明办和中国关工委颁发“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奖章;黑龙江省关工委授予他“全省关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省委宣传部和省关工委授予“全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农垦总局“百名优秀五老”、关工工作先进标兵、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北大荒农垦集团首届最美北大荒人称号;2022年,王振江分别被国家关工委和黑龙江省关工委授予“最美五老”荣誉称号;2023年获北大荒农垦集团关工委突出贡献奖、宝泉岭分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绥滨农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十足的关工战线成果大满贯。王振江频频走上领奖台,心潮澎湃、泪盈双眸,“共产党员退休不退色,责任与使命深深根植于心,为党和人民培养、关心、教育好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永无止境”。
荣光源于奉献、成果来于勤奋。多年来,王振江重担扛在肩,奋蹄何须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统领,紧密结合农场关工委工作实际,先后在《中国火炬》《双阳红》《北大荒日报》《健康指南》《科学养生》《老年学习生活》等17种报刊和中国火炬网、省关工委网、中国农垦网等12个网站刊发文章、快讯743篇次。其中国家级达95篇、省级65篇次。撰写的《三张收据》一文被黑龙江省出版编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一书;《北大荒啊,我爱你!》一文获农垦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征文一等奖。篇篇文章凝心血、累累硕果见真情。2023年,王振江被《中国火炬》杂志评为优秀通讯员,谱写了一曲铭初映彩霞的关爱乐章。
情系青少年, 铺就智慧路。面对新科技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需要,王振江在自己的宅室创建了“家庭书屋”,形成了线下小书屋与线上大课堂相互融合。家庭书屋藏书达到1500余册,76本报刊剪辑资料《採珍拾贝》,是小书屋靓丽的“宝藏”,这是王振江历时几十年收集整理、编辑的古今中外知识百科,收纳五万余篇文章、四千多万字。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家庭书屋的育人作用,王振江经常潜心指导孩子们在书屋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青少年们集阅读、思考、讨论三为一体,感悟、收获满满。学生陆雨涵说:“王爷爷教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书屋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为了丰富孩子们心中的“摇篮”,王振江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光彩夺目的各种奖章和几十本鲜红的荣誉证书会告诉给你真谛。一份付出一份回报,2023年,王振江家庭书屋被黑龙江省关工委命名为第三届关心下一代“最佳工作品牌”。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家长们均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担忧。王振江另辟蹊径思考如何把互联网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紧密结合,因势利导,科学利用网络技术为教育青少年服务,创办假期空中网络课堂就是最佳选择。于是,他广泛征求老师和学生家长们的意见,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王振江说干就干,在课余时间把孩子们组织起来,三人一伙、五人一组,拿起手机、摆上电脑,纷纷进入他的“空中课堂”听他讲故事。这一招果然奏效,犹如一方灵丹妙药,吸引了许多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效充实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开辟了他们学习娱乐的新天地,童心专注听王爷爷讲那极具风采的党史、国史和场史故事,有效地解决了老师、家长的后顾之忧,王振江的关爱目标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王振江为了稳固好这块初创阵地,壮大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五老”走进空中课堂言传身教,他自费邮购了《零基础学智能手机、微信》等多本教材,耐心辅导“五老”学习,空中课堂“师资”队伍迅猛壮大,课堂影响力大放异彩。2014年,“假期空中网络课堂”被省农垦总局关工委命名为“最佳工作品牌”。
十年磨一剑,剑出鞘,光华万丈。斗转星移,创办十多年的“空中课堂”又不断地赋予其新内容,现在学生可以在此畅游知识宝库;青年人可以学党史、“乡村振兴”建设技能和创业致富本领;学生家长们可以学习好家风、家教、家训、学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法规……。在全面抗击新冠疫情三年期间,空中课堂更是发挥了独特优势,关爱的红色电波穿越时空,滋润了广大青少年和“五老”人心田。
情系大讲堂,潜心授课忙。王振江潜心研究根植于黑土地的思政大课堂活动,不断丰富充实宣讲内容。熟悉王振江的人,都知道他有着旺盛而刻苦的学习精神,新冠疫情如此猖獗,他防范于未然没有被感染过。王振江与书为友、与网为伴,获取新知识、汲取新能量。在知识的海洋里,他说自己永远都是一个充满渴望的“小学生”。王振江自己有句常言:“一个人,你得有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才能有资格说‘爱岗敬业’。”因而,王振江把学习当成了每天必修课,为能走进青少年的心灵,他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思想宝库,多年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当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重大新闻,他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新闻原文。最初,他跑邮电局,总是第一个拿到刊有重要文稿的报纸,常常为了一张报纸他要往返跑上好几次,后来,有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他总是快捷地在第一时间下载打印重要资料,先通读概览、后研读精学,在每份学习资料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出重点词句,批注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谓深耕细思、学深悟透。多年来,他积累了15万字的备课笔记和20多万字学习笔记。他给青少年作各类主题报告时,总是那样深入浅出,极具感染力。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讲好十八大至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故事,讲好法制教育课等方面,他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凭借自己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做到了堂堂有亮点、课课有精彩,脑有新知讲有新意,他深度演绎“听党话、跟党走、做栋梁”,如同涓涓溪流滋润着广大听众的心,在给基层党支部做报告,给学校、社区巡回宣讲,特别在是为新党员、青年干部讲两史方面,他始终遵循“突出重点 抓出特点 创出亮点”的原则,生动地为他们讲述雷锋精神、“三爱”、“三史”、“三家”等内容,听众达1800人次。近5年来,他作专场报告、专题党课30场次,听众达2600余人次。在“大手牵小手”活动中,王振江喜牵的小手史金奇获“垦区道德楷模”、农垦总局“感恩孝星标兵”光荣称号。史金奇的征文刊载于四川省《关爱明天》杂志、并喜获一等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振江在关工委工作战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振奋精神,踔厉前行。(文/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 石俊林 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 武寿泉 马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