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黄土地上的“金珠珠”

2024-07-12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五谷杂粮,小米甚是养人,用黄小米熬粥自古以来素有“代参汤”的美称。在陕西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内,绿油油的田地连城片,青青的谷穗随风摇摆,正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陕西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田地。摄/徐均坪 

陕西米脂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就有“小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谷物命名的县,也是中国优质小米的核心产区之一。据了解,2023 年米脂县谷子种植面积 15 万亩,总产达 4.2 万吨,年产值突破 3 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到 8 万吨,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元,成为黄土地上的“金珠珠”。

“近年来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和高效旱作节水项目,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不断扩大谷子种植规模。”米脂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推广站站长任树岗介绍说,米脂已建成万亩谷子标准化示范区5个,千亩核心攻关田12个,辐射带动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米脂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进6家企业入驻,5家建成投产。

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齐黍3号试验田。摄/徐均坪 

为进一步赋能小米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18日,米脂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色杂粮科技创新团队深度合作,设立“米脂小米科技小院”。小院主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米脂县米金谷小米产业技术协会等平台,组织开展谷子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抗逆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功能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

自米脂小米科技小院成立以来,通过驻站专家和学生的努力,已累计引进和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8项,培训指导基层农技骨干和农民5000多人次。同时,还建立了米脂县小米产业研究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谷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有机小米基地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功能产品研发等项目,为小米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专家+学生+农技人员+农民”的互动交流平台成为新型农科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迈出了新步伐。

“我们将积极践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以解决农业生产‘卡脖子’关键问题为目标,实现杂粮技术的‘零公里’传播,推动米脂小米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杨璞表示。

此外,米脂全县建成谷子全程机械化示范点87个,实行定点、定人、定时指导,进行机械栽培和田间管理跟踪服务。2023年完成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12万亩次,其中机械化收获面积突破20%。

2024年,米脂县围绕小米产业链共谋划项目11个,总投资5.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覆盖了小米产业育种、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品牌等环节,可推动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全县谷子种植基地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4.8万吨,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文/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0
上一篇: 2024年“走出杨凌看示范”媒体采访活动启动
下一篇: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推出便民利企八项工作新措施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