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不在家,谢谢叔叔阿姨们来看我。”独自一人在家的余芳芳对前来看望她的烟草公司工作人员说,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她看起来有些拘谨。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宁利村,许多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创业,他们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顾,于是该村像余芳芳这样的农村留守儿童并不在少数。
为了让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宁利村委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群办近期组织了对宁利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走访慰问活动。
“文具学校应该会发,孩子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们就尽量在生活上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为了帮扶到位,烟草部门工作人员特意了解了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到超市为挂联的9名儿童用心选购了牙刷、水壶、毛巾、洗衣粉等日用品。
结对帮扶人员为留守儿童送去日用品。摄/汤泰来子
“虽然一个人在家,但是叔叔阿姨们常常来看我,和我聊天,今天又给我送来了生活用品,过两天开学这些东西刚好派上用场!”余芳芳一脸开心地说道。
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宁利村委会建立了“1+1”的结对模式,即1名青年职工就近结对1名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实施结对帮扶,合力做好生活照料、关爱陪伴、困难帮扶等服务。同时加强与民政、司法、教育、卫健等部门工作联动,实现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信息互通,形成风险隐患联查、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的工作合力。
目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余芳芳等9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都被纳入了教育资助的范围。除了能够享受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包括助学金的发放和学费的减免。每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134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以确保他们在生活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宁利村委会留守儿童关爱的保护格局正在形成。”宁利村驻村工作队长龚雪祥说。
结对帮扶人员和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摄/龚雪祥
龚雪祥表示:“通过结对帮扶,我们延长了关爱链条,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服务、教育帮扶、法治教育、安全救护等方面的辅导服务,实现常态化帮扶。”此次慰问,除了给孩子发放生活用品,详细询问他们的暑假生活和思想状况外,工作人员还为他们讲解了未成年保护法,引导孩子遵纪守法的同时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敢于向不合理说“不”。并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行,早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祖国栋梁。
“感谢你们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督促他好好学习,自立自强。”留守儿童余浩的监护人对前来看望孩子们的工作人员说。
“我们一定会尽一份力,在政府、社会、学校力量等共同作为下,点亮他们希望的火苗,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阳光成长。”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文/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汤泰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