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12月4日上午9时,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公馆村公馆小学,十多名共产党员高举右拳,跟诵誓词,并与老师一道为学生普及宪法常识。
这十多名共产党员分别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民政局、通关镇党委政府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员和公馆村“两委”班子成员。他们的身份不仅是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委成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李伟忠是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派驻公馆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也是这群人的“组织者”。
“从投身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先后见证了帮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伟忠向记者介绍,从2015年起我们对口帮扶景坝村,公馆村则是从2021年以来接替帮扶的村子。
2015年,当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员入驻帮扶村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房屋、随处丢放的垃圾、人畜混居……一桩桩,一件件,让所有人的内心无法平静。
在接替帮扶公馆村后,驻村工作队队员着力解决村民居住、出行、卫生等问题。如今,工作队队员在新建的村委会和村民们聊家常、普及法律,从硬化路延伸到村民院子里,如今的公馆村处处干净整洁,沃柑、坚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周边地区,村民有了可观的收入,村子的未来一片光明。
入驻以来,驻村工作队聚焦村两委和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积极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围绕道路交通、路灯照明、产业帮扶等多个方面先后立项多个帮扶项目,千方百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帮扶立项、监督资金,这些只是驻村工作队的一小部分工作,他们更多的精力是将自身融入当地群众生活和村两委工作中。
作为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罗伟。至2015年驻村以来,每天他都坚持在村里“溜达”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为民解忧。
2023年年底,村子里的沃柑丰收了。“受到疫情和市场行情影响,沃柑卖不出去,价格大幅下滑,我们主动联系了公司工会,希望可以顺利解决问题。”罗伟介绍道。不久,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便回复了罗伟,并其他社会团体取得了联系。整个消费帮扶过程中,从运输、监督到最后收尾工作,罗伟都全程参与。
经过多方调研了解,罗伟掌握了村子里农产品的产业和产品现状。如今,公馆村已形成了烤烟+坚果+林下养殖+沃柑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且沃柑产业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李伟忠(左)指导沃柑病虫害防治。摄/陈鉴
更为关键的是,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队员主动思考,通过一些创新方式推动地方工作开展。
作为驻村的唯一一位女性党员,仓荣英为了做好普法和政策宣传,通过村民小组组长将党员、群众代表集聚在一起,先后召开村民会议2次、驻村工作大讲堂8期、驻村工作小课堂20期……
“每到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都会认真向村民们传达相关内容。”仓荣英说,通过这种方式和群众建立了信任和联系。现在,每次交流会前,有很多村民会主动找他们诉说需求。
李伟忠(中)陪同工作人员查看养鸡场。摄/陈鉴
拧成一根绳,心往一处想,议事共商、责任共担、纪律共守,让帮扶村村两委不再“身单力薄”已经成为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常态。
“公馆村林下养殖项目的第一批鸡预计年底就可以出栏了,下一步,我们如何将‘一只鸡’如何‘串’成一个产业……”临别之际,李伟忠和工作队队员在商议着近期的工作内容。李伟忠说,只要组织需要,工作队队员会持续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光和热。
(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张子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