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值年末,正是烟农丰收的时候。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南高村村民杨应辉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靠着种植业,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咱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杨应辉身兼数职,有一系列“光荣称号”。在村里,他是心系村里大小事务的热心村民、护林员。在田间,他是种烟的一把好手,担任烟科员、专业化分级队长。他在不同身份间自如切换,二十余年间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带领南高村走出曾经的贫瘠。
“早年在外闯荡时,我就发现种烟是一条好的出路。”在2002年,杨应辉就看准了时机,种了10亩烟田,成为村里的第一批也是种植面积最多的烟农。“当时很多村民都不理解我,也不认同。我就给村民宣传,有荒地我就去帮忙开垦,有疑问我就去解答。”
在杨应辉的带动下,南高村携手当地烟草公司与乡政府,大力开展烟叶种植与烤烟技术培训。自此,家家户户投身烟叶种植,一举摘掉“贫困帽”。昔日荒芜之地,如今烟田翠绿;往昔徒步背篓卖烟的艰辛,已被拖拉机、卡车乃至小轿车运输的便捷所取代。小小烟叶,已然成为推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杨应辉自豪地说:“事实证明,劳动致富这条路,咱们走对了!”
杨应辉在查看烟叶分级情况。摄/王锐凯
说起杨应辉,村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是“标杆烟农”。他种烟已有二十二年,已将育苗、移栽、植保、中耕、采收、烘烤、分级等全套技术要诀烂熟于心。
“种烟关键点是观察,正所谓庄稼不离田边转。”杨应辉时常奔波在田间地头,观察烟叶种植情况,指导烟农理墒、垒墒、拉线、打塘、施肥等,将各项政策要求和技术措施带给烟农。同时,他还承担了全村烤烟技术指导工作。为了提升全村烟农收入,做好育苗、大田移栽、烘烤及分级等精准管理,他从清晨六点开始工作到傍晚九点也成了常态。同时他特别善于学习,为了带领村民种出好烟,他积极参加政府和烟草公司组织的每一次培训,不放过任何向专家请教的机会。
杨应辉正在清理烤烟炉。摄/王锐凯
正是这一份坚持和热爱,让杨应辉成为南高村首屈一指的种植能手。“我不过是个普通烟农,我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走出一条勤劳能致富的道路。”杨应辉说。他几十年如一日,以脚为尺踏遍九河乡的每片烟田,用坚持和热爱为这片土地留下美好而又深沉的足迹。
(文/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王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