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城一街道上,董其芬的小洗车场也渐渐热闹起来。她一边麻利地擦拭着车窗,一边和来往的司机们打着招呼。
董其芬在清洗大货车。摄/李梦洋
今年49岁的董其芬是云南文山州人,30年前来到金平县打工、做小生意。2016年,董其芬的丈夫谢付友从事货运生意,几年后,董其芬萌生了开洗车场的念头。
“那时候就想,反正自己也要洗车,不如开个洗车场,说不定还能赚点钱。”董其芬回忆道。2020年,她租下一片空地,搭建起简易房子,接通了水源,洗车场就这样开业了。洗车场的收费标准价格不算高,但生意平淡。
董其芬发现来洗车的司机们常需要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于是2022年她在洗车场旁边开了一家便利店。为了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她向金平县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办证申请,通过核准后成为了一名零售户。
在金平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的建议下,董其芬申请加入了现代零售终端,引入了终端扫码设备,并且学会了商品库存盘点、终端会员引进、商品积分兑换等一系列操作。她主动邀请常来洗车的客户加入会员,当客户达到一定积分时,就可以获得赠送饮料或者赠送一次洗车服务。
董其芬使用扫码系统结算商品。摄/李梦洋
“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些新东西我学不会,没想到客户经理教得很细。”董其芬说,在“会员制”助力下,她的洗车场和便利店生意越来越好,这种“洗车+购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小店的营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如今,董其芬的洗车场最多一天能洗40多辆车,客源稳定且不断增加。“会员制”的加持让她的洗车场在周边地区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新客户前来体验。
“老顾客都说我这里‘洗车洗出了家的味道’。”董其芬一边擦拭着刚洗完的车辆,一边笑着说。洗车场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她亲手制作的小物件:旧轮胎改造的花盆、废旧塑料瓶拼接的装饰品,还有几盆绿萝,为这个略显嘈杂的场所增添了几分温馨。
董其芬不仅为司机们提供洗车服务,还会在便利店为他们准备热水、热茶,甚至帮忙照看孩子,她常说:“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她喜欢和顾客们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县里的泼水节就要到了,这可是我们金平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董其芬说。每年的泼水节,金平县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许多游客在体验完泼水节的狂欢后,会来到董其芬的洗车场洗车,顺便到便利店购物。
“今年的泼水节,我准备得更充分了。”董其芬说,“我提前定制了一些傣族风格的手工艺品,还和当地的供应商合作,购进了不少金平特产,我希望顾客们在节日欢乐之余也把金平的特色物产带回去。”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李梦洋、孔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