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如今,边民互市为中越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桥”,也给本地商户们带来了一波消费红利。何学静便是众多享受到这一红利浪潮的本地商户中的一员。
2021年,39岁的何学静带着做边贸生意挣的积蓄在河口口岸附近的步行街上开了一家便利店,为了丰富商品种类,她向河口县烟草专卖局提出办理零售许可证的申请,通过核准后成为了零售户。
何学静在店里整理商品。摄/王欢
“别看现在生意不错,刚开店那两年,可难了!”何学静说。原来,她刚开店那会,当地经济遇到了困难,生意不好。2023年,随着边民互市来往密切,小店所处的街道还兴起了夜市,消费群体发生变化,旅游消费者明显增多。但是小店按照传统经营模式,商品多是日用百货,店面布局也缺乏特色,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生意总是不温不火。
“那段时间压力真是很大,别说盈利了,有时连水电费都挣不出来,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何学静说,“我就是想不明白,明明消费人群增多了,但是这波流量我愣是接不住,真是让我干着急啊。”
河口县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知道情况后,到店“一对一”服务指导,根据店铺所处的位置和发展潜力为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方案,打造旅游特色零售终端,小店的生意逐渐好转。
为了让小店“出圈”,何学静的思路进一步打开。她发现,游客当中,年轻人比例很高,为了迎合消费需求,她在门口摆起摊位,增设了年轻人爱喝的新鲜椰子汁、黑豆冰、绿豆冰、椰丝卷等特色商品。
何学静正在为顾客开椰子。摄/王欢
何学静的黑豆和绿豆都是当天现熬,椰丝也是用新鲜椰子做的。“河口天气太热,年轻消费者,都喜欢喝冷饮,我这新鲜果汁和豆冰,健康又解暑,还挺受欢迎的。”何学静说道。有了这冷饮的助力,店里的日用百货、零食等小商品也好卖起来了。
“我的生意好了,是沾了‘边民互市’的光,得感谢天南海北的游客们。”何学静心里明白,小店要想长红,口碑非常重要。为了给顾客们更好的消费体验,她还在门口布置了一个休息区,每当有游客进店,她都会热情地招呼大家到休息区坐一会,陪游客聊聊天,缓解旅途的疲劳。
现在,何学静对小店经营越来越有心得,她说:“我还想在小摊上售卖一些河口应季的水果,比如菠萝、香蕉、柚子、百香果等,让更多人感受到河口的特色风情,也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小店。”(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