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苑文玉

2025-07-2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苑文玉,中国共产党党员,县政协委员,现任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淀粉及淀粉制品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易县食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易县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会长、老字号传承人。保定市总部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怀揣梦想的苑文玉一路北行,从易县的大山深处走进繁华的京城,和父亲一起经营在北京太阳宫农贸市场的“淀粉摊”。20年间,苑文玉在淀粉行业一路成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从“淀粉摊”做起了国际贸易,公司淀粉交易量连续10年占北京市场近一半的份额,是名符其实的“淀粉大王”。

2013年,苑文玉开始探索用技术手段实现淀粉的变性增值。他利用多年的积累,组织人员与捷克共和国淀粉行业专家联手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改变淀粉环状分子结构,制造出了专属于中国的大颗粒变性淀粉CN-60,中文取名----可心。之后,通过联合食品专业人员多方复配,研发“可心”淀粉相关产品,编制出了全国首个淀粉无明矾食品系谱,填补了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的一项空白,成功完成了从“B端”到“M端”的转型。

2015年在党和国家的感召下,在赤子之心的驱动之下,苑文玉决定返乡创业,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同年6月,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在易县成立,成为河北省首家复配淀粉制造企业。投资2100万元建成淀粉和粉条两条生产线,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设备,将研发的复配淀粉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对原料淀粉进行精细加工,去除杂质和金属粒子,再按配方进行二次调配,生产出纯度更高、更加安全卫生的食用调配专用淀粉系列产品。在此基础上,又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家100%纯淀粉粉条——水晶粉条。即用绿色、纯天然、高营养的甘薯淀粉配合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成无明矾无明胶的粉条,彻底摒弃了明矾明胶等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开创了国内以变性淀粉取代明矾明胶技术的先河。产品一经上市,就以口感绵软爽滑,外观晶莹剔透吸引了众多客商。目前河北瑞熠天公司已拥有淀粉和粉条的研发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1项,与行业专家共同起草修订了《粉条》国家标准,建立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认证体系。同步注册了“燕下都”、“同汇”、“易谷思田”等九个商标,其中“燕下都”商标,被评为“河北省优品牌”、“燕赵老字号”。产品销售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福建、江苏等全国29个省、市的563家企事业单位,在淀粉及淀粉制品单类销售中排名第一。2018年被河北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9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认定为“淀粉及淀粉制品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021年,苑文玉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河北省农技协等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淀粉科技小院”,引领科技前沿,推动中国的淀粉加工行业开始赶超欧美,跻身世界前列,也使瑞熠天公司真正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9年,苑文玉把返乡创业的目光转向精准扶贫,投资150万元建立了杂粮粉深加工扶贫车间,优先吸纳贫困户入厂上班,扶贫助贫。同年7月,又投资27万元创办了易县第一家“消费扶贫馆”,与驻村干部和易县电商平台探索实施“驻村扶贫+公益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以高于市场10%价格收购全县162个贫困村的绿豆、小米等杂粮,带动坡仓乡、良岗镇、紫荆关镇、南城司乡、梁格庄镇等乡镇贫困户的3805人增收,每人增收300元以上,建立了358个公益岗位,每人增收3600元。公司由此被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认定为“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2020年《易县“淀粉大王”苑文玉返乡创业带动众乡亲致富》创新工作典范,被编入国务院扶贫办《携手奔小康案例选编》,在全国推广。

创业未有穷期,奋斗正当其时。苑文玉投资1.02亿元创建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在易水河畔拔地而起,“淀粉大王”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的传奇。


0
上一篇: 黑龙江明水县:暖心帮扶让安置帮教人员
下一篇:保定市总部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