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一隅,有一个不起眼却充满温情的矿泉水代销点。
这里,每天清晨都会上演着一幕幕平凡而温馨的画面:店主陈玉华,这位已经六旬的老人,总是利落地抬起一桶沉甸甸的矿泉水,稳稳地放置在摩托车踏板处,随后戴上头盔,迎着晨光,为镇上的居民送去清冽与便捷。这一幕,是陈玉华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他平凡坚守、细水长流生活的真实写照。
陈玉华给顾客送水。摄/董建云
陈玉华的老家在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老街子村委会大打拉村,早年他以务农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意识到仅靠农耕只能维持一家生计,更无法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是,他毅然决定离开熟悉的土地,前往镇里寻找新的机遇。在南溪镇,陈玉华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扎下了根,并开起了一家送水小店。起初,这家小店只是他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了陈玉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丰富经营业态,增加收入来源,陈玉华在2012年获得了河口县烟草专卖局的零售许可,成为了一名合法的零售户。
“在我们这个小镇,居民楼没有电梯,一桶水送上门是8块,顾客到店里拿是7块,刨去成本,一个月送水加销售大概能有2000多元利润。”陈玉华边记账边说,送水的活计虽然辛苦,但顺便也为小店招徕更多顾客,所以就一直坚持做下来。
在经营过程中,陈玉华夫妇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订货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幸运的是,片区客户经理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手,通过增加上门服务指导频次和录制操作视频等方式,帮助陈玉华熟练掌握了从手机小程序订货的技能。同时,客户经理还结合小店周边环境、经营品类和目标群体,建议他调整店内布局,营造出一个清爽宜人的购物场景,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新顾客,并留住了老顾客。
小店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后,陈玉华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一年下来,小店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胜在稳定可靠,足以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开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大打拉村突遭自然灾害,陈玉华父母家的老房子不幸垮塌。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陈玉华夫妇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他们向银行贷款6万元,在规划的新址上盖起了新房,为家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自此,夫妇俩更加精打细算,靠着送水和小店经营攒下的钱,如今两口子还清了供孩子上学和建盖房屋的贷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陈玉华的小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小店用上了电子支付,陈玉华和妻子再也不用为备足找补零钱而烦恼。此外,陈玉华还紧跟时代步伐,跟着年轻人学起了社区团购。他后面还在手机上添加菜品清单,帮助邻里预订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一举措不仅给邻里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他自己每月增添了几百元的额外收入。“我打算在店里再增加一个鲜奶柜,主销我们红河本地产的鲜奶,增加些收入,给孩子减轻些负担。”陈玉华满怀憧憬地说。
陈玉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平凡坚守与细水长流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甜蜜。(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董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