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待放的花苞
每一次病痛
都牵动着家庭的神经
在瑞金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主任、儿童保健部部长
朱 贞
用二十九年的临床坚守
把“医者仁心”
揉进对孩子的每一份呵护里
她懂家长面对孩子生病时的慌乱
于是以爱为铠甲
以德为标尺
在守护孩童健康的路上
走得坚定又温暖
解“童”忧:把难事变暖事
儿科的诊室里,总有老人带着孩子匆匆赶来:有的对就医流程一窍不通,有的因经济拮据愁眉不展,有的孩子病情因观念滞后被拖延…… 每当这时,朱贞总把“急家长之所急”放在第一位。
她会蹲下身,用温和的语气安抚哭闹的患儿,耐心教老人如何取号、缴费;为了帮家属节省开支,她反复斟酌诊疗方案,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遇到实在困难的家庭,她甚至自掏腰包垫付费用。“朱主任不仅把孩子的病治好,还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这是家属们最常说的话。在她眼里,儿科医生的“技术硬”,不仅是能精准诊断病情,更是能读懂家长的焦虑,用细致与体谅,把就医的 “难”变成安心的“暖”。
守“童”安:疫线挺在前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年近五十的朱贞没有丝毫退缩。作为儿科带头人,她第一时间带领科室医护严阵以待,主动扛起发热门诊晚班的重担 —— 深夜的诊室里,她逐一排查发热患儿,细致做好预检、疑似病例处置,哪怕熬得双眼通红,也从未有过丝毫放松。
疫情高峰期间,她更是连轴转:白天组织科室学习最新诊疗指南,优化接诊流程,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纰漏;晚上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应对危重患儿抢救。“孩子的健康不能等,我们多一分坚守,他们就多一分安全。”她用行动践行着医务人员的使命,也为科室团队树立了“冲锋在前”的榜样,在特殊时期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护“童”康:科普进校园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尤其是对孩子。”这是朱贞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年,她带领儿童保健部的医师们,把健康科普的“课堂” 搬到了校园、幼儿园:从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到海姆立克急救法,从儿童急危重症识别到生长发育规律讲解,她用家长能听懂的语言、老师易掌握的方法,把实用的健康知识传递出去。
多年以来,她带队走遍黄柏中心幼儿园、壬田中心幼儿园等多个中心幼儿园,一边给师生做健康宣讲,一边为孩子免费体检,及时排查发育偏差并干预。有的孩子因她的科普学会了保护自己,有的家长因她的讲解化解了育儿焦虑——她把对孩子的关爱,从诊室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地方,用“未雨绸缪”的责任,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
暖“童”途:服务更贴心
在朱贞看来,医德不仅是“有爱心”,更是“会用心”—— 用心优化服务,让家长少跑腿、少花钱,也是医者责任的一部分。2023年,她牵头优化儿童保健部的转介和会诊流程,推出“一站式”服务:患儿不用再辗转多个科室,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连贯的诊疗;遇到复杂情况,她也会尽力协调,免去家属转诊上级医院的奔波与负担。
她常对科室同事说:“我们多花点心思优化流程,家长就能少很多麻烦。”在她的推动下,科室不仅技术服务更精准,服务态度也更贴心,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 这份“让服务暖到心坎里”的追求,正是她医德底色的生动写照。
二十九载从医路,朱贞的白大褂上,沾过患儿的泪水,也映过家长的笑容;她的脚步里,有诊室里的日夜坚守,也有校园里的奔波身影。她从未忘记选择儿科时的初心:用心治病,以爱护人。在守护孩童健康的这条路上,她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也让“医德医风”的力量,在每一次呵护中静静流淌。
(瑞金市妇幼保健院 钟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