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上午9时许,如往常一样在车间进行玻纤带打盘作业的王珊珊,突然,一卷玻纤带卡入设备,她本能的伸手清理,却因设备惯性左手被卷入机器中,疼的昏死过去的王珊珊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左手开放性骨折伴肌腱断裂,前后住院总计9天,累计医疗费高达20万余元。涉事公司没有与王珊珊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且声称王珊珊工资计算方式是计件,工资支付方式没有固定时间,双方之间属于劳务关系。认定工伤受阻的王珊珊哽咽到:“我的工装、考勤记录、工资发放都能证明我是公司员工”。这场意外不仅让她暂时失去工作能力,更让她陷入经济困境。
王珊珊的遭遇并非孤例。针对此痛点,河北省宁晋县人社局仲裁院突破“唯书面合同”审查局限,以“实质审查主义”定责。一是看“人格从属性”,核查劳动者是否受企业考勤、工装、岗位指令约束,如王珊珊的考勤记录、工装可佐证;二是审“经济从属性”,即便计件工资,只要标准由企业制定、报酬来自企业,即认定劳动关系;三是查“组织从属性”,判断工作是否为企业主营业务,王珊珊的玻纤带打盘作业正是涉事企业核心业务环节。最终,该院据此认定王珊珊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为其工伤认定扫清障碍。
宁晋县创新推出“实质审查主义”制度,既为工伤职工打通维权通道,又倒逼企业规范用工,更以“三大从属性”审查标准、认可非书面证据的做法,为劳动者维权打通关键堵点,推动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宁晋县自媒体协会 李倩;宁晋县人社局 谷晓翠 谢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