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克村:从小爱玩泥巴的泥塑大师

2018-08-27 来源:经济网 何才华   加入收藏
 看50多岁的克村揉捏泥巴是一种享受。这位康巴汉子能够凭着心灵和手巧用泥巴揉捏出各种人物和动物作品。克村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是有名的泥塑大师,他的泥塑作品多以宗教、历史神话为主。
 
 
克村正在制作泥塑 
 
  见到克村时,他正在邻村一农户的经堂里制作佛像,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宗喀巴大师和两个弟子身披袈裟,手持经书,神形兼备,这是克村和徒弟多登近半个月的心血。克村坐在布垫上心无旁骛、神情专注地用木制工具对作品进行打磨,旁边摆放着一盆清水和一筐自制的工具。
 
  出生在乡城县的克村没有多少学问,自小就特别喜欢耍泥巴,用地里的泥巴捏牦牛、鸡、马,只要见过的人或动物他都能用泥巴揉捏出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9岁时,父亲看克村除了对揉捏泥巴感兴趣,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就将他送到本县从事佛像制作的泥塑艺人处学习泥塑制作。有了师傅的指点加上自己对泥塑的悟性,克村进步神速。然而一年后师傅去世,当时的克村虽然已具备独立为客户制作泥塑的能力,但他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便独自到西藏拜有名的泥塑大师继续学习深造。
 
  学成后的克村开始到云南、西藏和周边地区的寺庙和农户家制作各类佛像题材的泥塑,与不同地方的同行和大师交流泥塑在造型、上色和揉捏上的技法。几年下来,克村对泥塑有了新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技艺也更加精湛,无论是造型夸张的、表情生动的,还是严肃认真的佛像他都能驾驭。渐渐地,克村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制作泥塑,每道工序必须细之又细,但首要的是泥土的选取,佛像制作比例很关键,尺寸比例拿捏不好,做出来的泥塑就会很难看,最难的是造型和创意,泥塑不会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和仪态神情来表现它们的思想。”在克村心中,目前还没有自己满意的作品,只有下一件作品让自己更加期待。
 
  在从事泥塑的30多年时间里,邀请克村到寺庙、农户家里制作佛像和灶神的客户络绎不绝,现在预约的客户已排到了2020年,但克村每到一处都会专心致志地用心打造每一幅作品,从不敷衍。泥塑是脑力与体力并重的艺术,由于年龄偏大体力下降,现在采挖和搅拌揉捏泥巴的活都是客户或徒弟在克村的指导下完成,他就专注于创作。
 
  2014年,成都一家佛像生产厂聘请克村前去制作佛像模型,虽然有不错的收入,但两年后热爱泥塑创作的克村还是返回了家乡。他认为藏区底蕴深厚的佛教文化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克村表示,他所制作的佛像类型多达上千种,现在已有7名徒弟在各地从事泥塑工作,他愿意将制作佛像泥塑这门技艺更广泛地教授传承下去,自己也将在创新和传统的结合上下功夫,做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保留传统,让佛像类泥塑保持更加旺盛的艺术魅力。
 
  为扩大泥塑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这门艺术,目前,克村准备在家里建设泥塑加工坊,和徒弟们一起承接和定制泥塑制品,同时让游客参与领略泥塑的艺术魅力,让传统泥塑技艺走进大众视野。
 
(文/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  何才华)
 
0
上一篇: 讷河党建书苑:开辟党员学习教育新途径
下一篇:烟台福山区: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福山特色”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