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40载,城区边远薄弱学校工作18年。他将一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艰苦地区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在湖南省华容县鲇市乡准里中学、岳阳市旅游职业中专、岳阳楼区旭日、乾明寺、枫树、华兴、城陵矶小学、岳阳楼区郭镇乡中学工作,身兼过教师、主任、校长、书记、辅导员等多种身份。他是岳阳楼区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做人以立品为先,做事以潜心为要”。他就是现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郭镇中学校长陈首铭。
陈首铭
把薄弱学校打造成一个个特色精品
1996年,陈首铭作为人才引进,从华容农村调到岳阳市一所即将濒临崩溃的商业职业高中。临危受命,他同校领导四处奔走呼告,上下求索,并将其成功转型,建设为岳阳市旅游职业中专。2000年拨转到岳阳楼区后,分配到小学,他又用成功教育的理念打造乾明寺小学特色精品学校的形象;在枫树学校,他又励精图治,使之从低谷中崛起。2008年7月,华兴小学(现在的城陵矶小学)从企业剥离,没来得及享受暑假的陈首铭,又走马上任,从接管、筹建、创办、合并到规范办学,陈首铭在这片荒草地上苦心经营6年。2014年底,组织上又派他到偏远的市郊农村郭镇中学担任联校校长、书记,在这里,他提出“擦亮一张名片,打造五个特色”的办学思路,不断地追寻着、践行着、收获着他的教育梦想。
工作多年,陈首铭不是在农村就是在城区边远薄弱地区,且基本上受命于危难之间,但不论职位高低,他总能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角色,精心营造办学理想,点燃每一位教师的激情,用思想启迪教师,用文化涵养学生,使学校得以健康发展。
行走在启发式教学和心理辅导的“沃土”上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陈首铭就着手启发式教学研究实验,至今已有20多年。他工作过的每一所学校都申报了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他要求每一位教师以课堂为阵地,高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发展,以启发式为抓手,精心组织好自己学科的教学,努力使每一堂课都变为有效课堂。经过长期实践,陈首铭还主持承担了启发式教学国家十五规划课题2项,个人和集体相关成果120多种,并因此被评为“全国教研教改先进个人”“科研治校优秀校长”。
评为高级教师以后,陈首铭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的良好心理素养的形成,潜心学习与研究,仔细研读了心理学方面的教材、专著等30多本,书写相关笔记近20万字,并在学校主教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管理方面,他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落实的研究,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模式进行调研探讨,并把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选派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举办教师心理辅导讲座,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学校建起了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亲情电话和可视视频,成立了专业团队,专门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一圆四点通”的关爱机制,通过资助、陪伴、温馨小贴士、游戏、故事分享会、趣味运动会、亲情传递、迎中秋做月饼包饺子、端午包粽子比赛、开展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举措,走进学生心里,抚慰他们脆弱和变异的心灵。他还把心理辅导和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每年都要对初一新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拓展演练教育培训,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
中国家庭教育专家、教育部青少年学习心理研究专家王纪琼导师(右)向陈首铭校长授牌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陈首铭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既是校长、书记,又是联校负责人,兼管一个片区的工作,还是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心理辅导讲师班的老师,但他也从没放弃教学科研工作。他始终坚持备好、上好每一堂课,坚持每天读书。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他几次放弃了转行从事行政工作的机会,40年如一日忠诚教育事业。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师生中的影响,因此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都力求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感染人,做到了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胸怀坦荡,大公无私,廉洁从教,敬业奉献。他心中装着学校,时时想着学生,每天早到校,晚离校,把双休日和节假日几乎都献给了学校,把爱献给了学生。他爱生如子,对家庭困难、身体障碍、习惯欠佳、心理阴影、留守学生,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树立“教无类”的平等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把课堂作为育人的阵地和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不仅依靠知识的科学性去教育学生,更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近40年来,陈首铭所在学校和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全国教学实验先进单位”“全国教学优秀试验基地”“省安全文明校园”“省红领巾示范校”“市文明单位”“区目标先进”和“区德育先进”等荣誉称号。
(文内图片由陈首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