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东讯 2月1日8:00,历经72小时昼夜不停地改造,山东滨州滨城区市立医院已完成改造,基本具备了集中收治条件,创造了滨州速度。截至目前,这个被称为“滨州的‘小汤山’”已接收了1名武汉返滨医学观察者、2名发热患者。
医院入口设置了“患者出入口”和“医护人员出入口”两条通道。从而避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同进同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停车区域也做了区域划分,并进行了隔挡。在医院大厅里,在入口处设置了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将被送往发热门诊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完成CT检查。为了避免患者与医护人员过多接触,医院设置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等地标。发热患者在办理入住时大部分流程由医护人员代办,从而减少患者与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接触。在患者病区,还设有密码锁隔离门。
据了解,接收的首位武汉返滨医学观察者为一名物流运输人员,曾为武汉火神山医院运送一批医疗物资,从武汉返回后,自愿来到医院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
历经72小时昼夜不停改造完成,基本具备集中收治条件的医院门口。
为防止交叉感染,一道绿色围墙把医护通道和患者通道严格隔离开来。
整洁、宽敞、明亮的门诊楼大厅。
在医院大厅里,入口处设置了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将被送往发热门诊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完成CT检查。
发热患者预检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发热门诊各项设施已达相关规定要求。
市立医院院长封占云(右)正在安排急救人员去接收首位来此医学观察人员。据医院的医务人员说,封院长已经连续72小时基本没合眼,劳累已达身体极限。身患糖尿病的他,这三天经常忘了注射胰岛素,每当身体有明显不良反应才想起来注射。
发热急诊室两张检查床位。
各项标识已全部到位并严格管理。
各发热门诊医生已进入岗位。
CT室随时进入战备状态。
医院设置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等地标。
在“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有一个专门的窗口,只要有患者入住,所有药物、食物等物品将通过这个窗口传递。
隔离病房内,医生护士们在紧张忙碌着。
隔离病房全部是单人单间。
ICU(重症监护室)的4张床位已全部按要求严格配置完毕。另外3张床位正在扩建中。
滨州市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兵带领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对市立医院进行指导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