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河南南召:三个“老兵”坚守“哨卡”

2020-02-06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图、文/兰诗 廖涛 朱昱尧   加入收藏
  经济网河南讯  一人消毒杀菌,一人测量体温,一人登记信息,胸前佩戴党徽、左臂带着红袖标的3位老同志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有条不紊。3个骑着摩托车驮运着米面粮油的群众摘下头盔、搓着双手,在疫情监测点前短暂停留后顺利“通关”,一溜烟儿的消失在莽莽群山之间。
 

图:疫情监测点,骑摩托的群众停下接受监测
 
    2月4日,在河南南召县马市坪乡焦园村疫情防控测点,3名村干部坐在呼啸的寒风中值守,冻得瑟瑟发抖。傍晚时分,遇到外出采购生活物品、必需药品的群众返回,3人赶忙站起来按照有关程序,一丝不苟的检验疫情。负责登记信息的村党支部书记韩春成,握笔的手指溃烂,手背冻裂,另一只手斜插在胸前的棉袄里御寒。

    “这个地方俗名叫过风楼,风特别大,平时有五六级,寒风刺骨啊。白天坐在这里,风吹得头皮发麻,浑身发凉。”韩春成介绍说。“白天中午时,最高气温6度左右,晚上后半夜,最低气温零下5度,昼夜温差近10度。”
马市坪乡焦园村过风楼疫情监测点距离南召县城45公里,距离村部4.5里,位于南召县与嵩县交界处,海拔800多米。这个疫情监测点,因位置偏远,处于两县交界处,被乡村干部称之为“哨卡”。
 

图:马市坪乡焦园村过风楼疫情监测点,值班人员正在工作
 
    寒风凛烈,红旗招展。这个“哨卡”由55岁的焦园村党支部书记韩春成、65岁的村委会主任刘春元、53村委副主任赵国林值守,3人均为中共党员,平均年龄58岁。10多天来,3名老党员一直冒着刺骨的寒风昼夜坚守在“哨位”。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10名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义务参加值班。

    村主任刘春元1987年进入焦园村村委担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刘春元主动让贤,推荐年轻的党员韩春成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春元在村两委任职33年,担任村党支书记25年,工作勤勉敬业,务实重干,颇受群众的敬重。

    刘春元带着口罩端坐在疫情监测站。这两天,他坚守在岗位上,受风寒感冒,神情倦怠,眼睛通红。“这个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大寒冷。前几天,我们晚上轮流在面包车里蜷缩着眯一会儿,外面寒风呼啸,大风吹过山林,呼呼作响,几乎一夜难眠。这几天,我们动手搭起帐篷,晚上只好在帐篷里生起一盆火,大家围着火盆取暖值守。”
 

图:监测点值班队员在生火取暖
 
    正在攀谈间,韩春成、赵国林从“哨卡”旁边的山坡上捡来一些树枝和几段枯木,他们在路旁的大石窠下燃起一堆火,金色的火苗在跳跃着,冻得发抖的几个人围着熊熊的大火驱寒。

    53岁的焦园村村委副主任赵国林爱人患心脏病,心跳过速,严重时出不来气。儿子、儿媳在浙江省台州市务工,春节前带着10个月的孙子回来过年。本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但赵国林放弃照顾爱人与孩子们团聚的幸福,一心扑在了哨卡值班上。
采访结束时,3位老党员站在鲜艳的党旗下,面对党旗起誓,“疫情不解除,我们不撤离。坚持就是胜利,我们有必胜的信心,一定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0
上一篇: “抗疫”岗上父子兵
下一篇:全国各地职协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