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重庆荣昌区交通卡口后勤组的一天

2020-02-07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文 / 重庆市荣昌区宣传部 蒋海粒 尹莎   加入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许多人扎根一线,“组团”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但在这背后,还有另一番忙碌景象。

    2月2日,是重庆市荣昌区交通局设立交通卡口的第8天,也是后勤点运作的第8天。

    早上7点,街上还有些许凉意,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中心办公室主任罗晓君走进后勤点——那是单位院坝内临时腾出的两个车库,看似简陋,却担负着全区29个交通卡点物资分派的重任。

    “牛奶30件、方便面600桶……”随身物品一放,罗晓君拿起文件夹,开始清点货物。一会儿功夫,7名后勤同事陆续到岗。因交通系统的男同志都到各卡口坚守,后勤组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其中5名是党员。

    “我的卡点急需口罩和消毒液。”一辆应急车驶入院坝,司机还没下车就扯着嗓子喊。

    “看,货物还没清完,第一桩‘生意’就上门了。”罗晓君调侃道,赶紧拿出后勤物资分配表,查看该卡点近几日的领取状况,确认无误后才“交货”。
 
为领取人分发物资

    下午2点,陆续忙完的大伙开始吃午饭。

    “口罩薄,戴两个太浪费,可以发口罩时配一盒软巾,垫在里面一层吸收汗液。”“防护服没有了,雨衣能充当临时防护服。”“消毒液不够,要叮嘱大家优先护手。”吃饭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想点子、出智慧,“见招拆招”。

    下午3点是每天固定物资配送的时间,由于轻车熟路,物资早已分别打捆,这个本因是一天最繁忙的时段,却不到半小时就分发完毕。

    车辆有限,采购靠走。直到下午3点半,外出采购的人员才拖着几大包东西归来,满脸疲惫,步履蹒跚。“转了大半个城,总算买到10床垫絮、10床铺盖。”由于店铺停业,她们四处找熟人联系商铺老板,等了2小时才等到开门,不过对于急缺的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物资,她们依然是“空手而归”。

    下午4点,新一波需求量到来。其中一名司机因拿不到需要的口罩量,冲着后勤人直嚷嚷。“真匀不出了。”罗晓君鼻子一酸眼泪掉了下来,不过她马上稳定情绪,继续登记明细表。

    晚上8点,在最后一个卡点领走物资后,饿着肚子的后勤人来不及吃晚饭,开始清点当天发放的物资总数:口罩1020个,手套680双,皮肤消毒液36瓶,消毒粉28瓶……

    “看样子今天可以下个早班,明天见。”清点结束后,大家收拾行囊互相道别。最晚的时候,她们忙到凌晨3点。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后勤人员收拾库存。

    第二天一早,同样的工作,将周而复始。

    后勤,对其它部门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是为其它各部门顺利实现运转的关键环节。在荣昌这场声势浩大的防控阻击战中,有多少条一线,就有多少个后勤在背后“助威”。水草好,牛羊才会肥壮。同样,后勤给力,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派送物资到一线

    早上8点,每个定点派送的司机一个接一个到达后勤点。“我们缺雨衣”“我们需要电池”“我们的消毒液快用完了”……需求的声音此起彼伏。

    罗晓君一项一项对照物资明细表记录在案,并要求每个领货人“签字画押”。同事王红梅则在临时仓库里走来走去,拿取需分配的物资。“我们的物资很紧缺,请大家谅解,不能多领啊。”说话间,她的声音已经明显嘶哑。

    上午10点,送走一波司机后,“电话轰炸”开始了。罗晓君作为交通后勤保障组的主力,她的手机成了信息汇集的中心阵地。交通疫情防控组长微信群内,各卡点的需求信息不断刷屏,内容大到简易床、小到纸和笔,部分组长为防止信息被看漏,会打电话再三强调。短短5分钟,罗晓君就接到3个组长的来电。

    上午11点,在确定物资缺口后,向华、曾朝荣等人整装出发采购,其余人坚守后勤点待命——每个卡点随时会派车领取急需物品。

    要物资给物资虽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当前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每一样东西的分派,后勤人都得从全局考虑。
 
0
上一篇: 疫情无情人有情 危难时刻见真情
下一篇:重庆荣昌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财政干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