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西讯 李高中心校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李高镇,走进李高中心校,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诗与书香的气息。漫步于玉兰苑,踏着诗词小径,低头有诗,抬头有字,移步有画。诗意,是这所学校特有的禀赋和气质。
校长崔春震以“礼行天下,高标发展”为目标,以“礼”服人,以“礼”治校,带领孩子们学习国学,让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中成长,全校师生各个“明礼、守礼、行礼”。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李高中心校坚持文化引领,校园设施齐全,学习氛围浓郁,从校园环境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崔春震上任以来,一直坚持“用爱滋养爱,用心启迪心,提升师生的生命力”的办学理念, 不断发展创新,让李高中心校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也让李高中心校的同学们变得更加朝气蓬勃,积极进取。
着力发展“礼”“高”文化,是崔春震不断身体力行的理念;用理想感召人,用榜样鼓舞人,用制度规范人,用文化熏陶人,是崔春震一直以来的努力实践。在这样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崔春震分别开发了作文课程《经典读写》、英语课程《走向国际》、五分钟故事《听有所获》以及《身边的“礼高”人》《我的家谱》等课程,打造了一个让书籍随处看得见、摸得着的书香校园。
崔春震不仅在课程的开发上创新思路,在课堂中、在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与作者情感互通,与学生的不断交流,通过生本、生生、师生的融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种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外,李高中心校以主题大单元为抓手,对办学理念和文化进行物化,特色创优了辣椒节、玉米节、玉兰节等节日,提炼玉兰精神,提升文化品位。
读书是人生的最大乐趣,写作是认识自己的最好窗口。爱读书、爱写作的崔春震来到李高中心校后,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莘莘学子。老师们也沉下心每天记录自己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每日一得”已成为老师与校长交流的载体。日复一日,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写作水平,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更提升了老师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教育教学的水平。
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总关情。在崔春震的引领下,学校不光有内在的文化内涵,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李高“八大景点”。进门是“桃李樱宾”的世界,有“足下生辉”的足球场,有沁人心脾的玉兰苑,有让人心旷神怡的“礼高”大道;走在宽阔的道上,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礼”的演变过程,还有“双屏开翠”“柳韵书香”“文昌笔搁”等自然景观,每一个景点都怡情育人,让全校师生真正感受到处处有绿色,处处可闻书,处处见书香的美好景象。
校刊《礼高》在崔春震的统筹安排下顺利出版。他在校刊首发仪式上提到,校刊作为“书香校园”的主要阵地,是融合师生智慧、体现礼高风采的主要舞台,他殷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写作,踊跃投稿,谱写一曲属于李高的校园文化乐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火车飞驰有车头,春到李高人心暖,众人划桨竞风流。对于崔春震,老师学生们都不吝赞美,有一位老师这样说,“任何时候,崔校长都是和颜悦色、语重心长地跟我们娓娓道来。他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大家长在叮嘱和引导自己的孩子们。他的眼睛虽被厚厚的镜片遮挡,但从他的眼神里,我却总能看到安静与祥和,总能让我紧张焦虑的心得到莫名的放松。”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崔春震带领老师走家入户,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开学的时候,他守在门口,亲自帮助学生搬运行李;开学第一天,他和同学们亲切交流,勉励孩子们学会感恩,珍爱生命;儿童节,他请来屯留区援鄂医疗队的英雄护士分享抗疫故事,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晨跑时,他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朝阳;课间活动,他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对孩子们关怀备至;在餐厅,他和孩子们同桌共餐,关心孩子们的饮食问题;晨读时,他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升旗时,他对孩子进行“礼”的教育······
风雨中,崔春震一直走在第一线,爱护着学生们,他自己却只是说,“我将无我,不负李高”。在李高中心校植根教育的日日夜夜,他践行这一初心,肩担大任、步履坚定,用他“阅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内涵的厚度、学识的高度、观察的锐度和言行的温度”,引领着李高师生一路向前,共筑“礼”“高”梦,让乡村教育绽放出别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