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北杨村,山楂林尽染绯红,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酸甜气息。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绛县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们背着移动办公包,踏着田埂,穿梭于果园之间,开展上门金融服务。
“刘师傅,今年‘棉球山楂’熟得比去年早吧?”小张刚迈进果园,就被垂落的红果碰了胳膊。正在劳作的刘师傅放下摘果剪,道出了烦恼:“熟得早,可雇工、买保鲜箱还差3万块。”话音未落,周边农户纷纷围拢,道出各自难题:有的缺肥料钱,有的想修运输道,有的担心储存问题。
面对农户们的急难愁盼,走访队当即在果园边开起了“现场会”。针对短期资金需求,客户经理详细介绍“富农贷”“晋享贷”等产品:“这些贷款无需抵押,凭种植证明就能办,最快24小时到账,利息还低两成。”对于修建冷库等中长期需求,则推荐“收单贷”,并举例说明:“去年邻村赵哥贷款修冷库,果子存到冬天卖,每斤多赚1块5。”
现场办公随即展开。小张打开移动终端,为刘师傅录入信息,调取信用档案后表示:“您信用等级高,额度能给到10万。”刘师傅看着屏幕,笑容绽放:“这要是能批下来,明天就能雇人!”工作人员还不忘提醒防范诈骗:“遇到‘先交定金帮卖果’的要警惕,有疑问随时联系我们。”
夕阳西下时,走访队已登记12户资金需求,金额从8万到30万不等,另有3户计划明年建冷库。临行前,客户经理将印有联系方式的“服务卡”交到每户手中,承诺“2天内上门复核,不耽误摘果进度”。
望着走访队远去的背影,刘师傅转身回到果园继续忙碌,汗珠滴落在红果上,映照着农户们满怀期待的笑脸,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里,金融活水正悄然滋润着这片希望的山野。
(绛县农商银行 郭琦 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