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宁姜乡雄壮村,提起冯景华,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抢抓脱贫攻坚政策发展机遇,辛勤劳作发展养殖业,不仅如期摘了“贫困”帽子,而且带动周边乡亲加入“养羊”行列,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雄壮村东边的大红瓦房便是冯景华的家,屋前小园蔬菜长势喜人、农机具摆放整齐,上面还晾满刚采摘回来的蘑菇。宽敞整洁的庭院中不时传来羊儿咩咩的叫声,屋内“美丽庭院”的奖牌和荣誉证书格外引人注目……当聊起养羊时,冯景华信心满满,当聊到曾经的日子时,她却眼含泪花。
“2017年之前,我家住的是村子里最小的泥土房,一到恶劣天气我们就非常担心。我跟我爱人很羡慕别人家的砖房,我还和爱人抱怨,活儿不少干,结果连砖房和摩托车都没有。村委会干部们知道我家这种情况后,就来帮我出主意。”宁姜乡雄壮村村民冯景华说道。
冯景华与爱人朱高纯都是本分的农民,靠种地为生,也很能吃苦。无奈的是,2016年、2017年当地连续两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的欠收,使这个家庭几乎陷入了绝望。因此在2017年末,精准扶贫时冯景华家被纳为建档立卡户。
“根据冯景华家有养羊的传统和经验,我们鼓励其发展养羊。”泰来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驻雄壮村第一书记何殿伟说道。
就这样,夫妻二人捡起来了老本行,在2017年末购置了10只可繁殖母羊,同时将姐姐家30多只羊也放到自家羊群帮忙照看,在第一个年头就增收近2万元。
养羊,乍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很辛苦。养羊的方式主要以放牧为主,需要长途跋涉。母羊产子的时候,养羊人有时一夜不能合眼。但冯景华却从不抱怨,嘴边经常念叨着一句话:“人穷不要紧、不可怕,就怕没志气、没骨气,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
的确,党的好政策给冯景华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为解决养羊的资金问题,在乡村和泰来县农商银行的帮助下,她收到扶贫贴息贷款2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同时,冯景华一家人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危房进行了改造,住上了新房,改变了担惊受怕的生活。“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有这种好生活。”冯景华说道。
2019年实现脱贫后,冯景华的养羊规模壮大到了68只。她不但自己尝到了甜头,还把养羊的经验传授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带领更多的人来养羊,增加收入。
“现在冯景华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而且在脱贫的同时为村民村里树立了样板。她家连续两年被评为文明整洁家庭,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泰来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驻雄壮村第一书记何殿伟说道。
如今的冯景华,既住着整洁的新房,又拥有满圈的羊群,收入增多,日子红火,家庭幸福。现在夫妻两人饱含热情,奔向更加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文/聂勇 李铁瑞)
责编:台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