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3月14日,参加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密山市柳毛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翟友财,急匆匆地返回了团结村。白天晚上一顿忙,他再次把“乡村振兴”的重点圈点起来,把“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制作成20个小视频,高频率地在微信圈转发,让全村、全乡、全市的村民及密山市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能够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村民在指尖滑动中吃透“乡村振兴”精神,翟友财强调线上传达两会精神的快捷。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眼下正是备春耕时节,一春管一年,抓住这个时令,及时把两会精神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送到田埂、牛场、大棚等备春耕现场,与村民手把手、面对面地传达好、解释好两会精神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翟友财如是说。
3月15日,在村民宋连瑞的大棚里,正赶上村民扣大棚。翟友财告诉村民,两会报告中,“乡村振兴”多次提起,可见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要以“产业兴旺”为前提,产业如何兴旺,落到根本上就是种得好+卖得好,如何达到“两好”,就要规模种植、绿色种植,他叮嘱村民,买好种、选好土、育好苗,施农家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家集思广益,全村一套新的水稻种植新规划,渐渐成型。
翟友财十分牵挂脱贫户迟文俊,要把两会精神送到他的心坎上。他坐在迟文俊的炕沿上,给他传达了两会有关扶贫攻坚的精神。一再告诉他,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迟文俊也一再表决心,“这些我都记住了,脱贫有底气了。今年,猪的行情见好,我要养几头猪,摘下贫困帽子,要戴上富裕的帽子”。迟文俊的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午后,翟友财穿上农田靴子,前往离村1.5公里的村西河,那里有村民在施工,翟友财坐上“四轮子”,一路颠簸,到达了正在收尾的西小河河渠边,据一位村民介绍,2019年,西小河被山水冲毁了,周边2500亩水田渴水,村民自救,打了25多眼井。原来是自流灌,变成了地下水,抽水灌溉,亩增加电费50元,一年增加电费近13万元。同时,亩减产50公斤,一年减产25万斤。修渠引柳毛河水是村民所思、所需、所盼。村委会决定修渠,今年余下的工程要在泡田时抢出来,所以,车辆备料,人工施工。翟友财蹲在稻田埂上,把“乡村振兴”战略一一分解开来,在场的村民不时地翻看微信群的小视频。大家异口同声:牛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干个牛气冲天。翟友财当场与村民击掌,“我打头,当村民的老黄牛,用牛气、牛劲,把村民‘生活富裕’提到一个新高度”。
(文、图/聂勇 孙海淇 范士友)
责编:田婷 陈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