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好特色农业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更是描绘“农业强、百姓富”美好图景的关键。近年来,人行山西省武乡县支行指导武乡农商银行立足本地,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支持山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特别是通过金融扶持不断健全县域小米产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逐渐探索出一条小米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让小米扛起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大旗。截至2021年6月,武乡农商银行投放涉农贷款26.87亿元,为当地小米产业配足资金。
一、聚焦本地特色,争当武乡小米发展助推器
武乡县素有“中国小米之都”的美誉。作为武乡县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县10个乡镇的124个行政村均有种植,生产规模约10万余亩。为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小米产业,做好做大“武乡小米”区域品牌,武乡农商银行主动履行金融责任担当。按照安排部署,武乡农商银行结合本地实际,将“金融支持当地特色小米种植业和小米产业链工程”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为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武乡农商银行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法,专列种植养殖信贷计划,从制度上凝聚力量,引导全县25个基层网点主动作为,力促小米种植产业快速高效发展,为做好做大“武乡小米”区域品牌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撑。
二、聚焦生态种植,助力小米产业步入快车道
武乡农商银行坚持“资金源于本地、用于本地”的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载体,全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八大产业集群”的目标,做大做强“武乡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把发展小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武乡农商银行深入小米产业链进行调研,从种子购买、肥料选购、农机具配置、人员收割、产品销售等,每个环节配备了专业的客户经理开展专项服务,创新推出“农机贷”“助业贷”“粮食贷”等门槛低、额度高、运用性强的金融产品,简化办贷程序,提供便捷金融服务,解决了小米种植实施主体资金短缺的难题。“中国小米在山西,山西小米在武乡,要吃武乡小米,就得先看看我狗小的‘羊粪小米’。”黝黑魁梧的“狗小”韩登科,手中拿着1公斤真空包装的小米“方砖”,用浓重的武乡口音向观看直播的“粉丝”介绍家乡特产。这款被大家一抢而空的网红小米叫“羊粪小米”,已远销北京、重庆、江苏、黑龙江、新疆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韩登科感慨道:“是咱武乡农商银行‘粮食贷’圆了我的创业梦,真是要谢谢武乡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武乡农商银行把大力支持像韩登科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还依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便捷金融服务,破解农产品直销难题,助力小米产业步入快车道。
三、聚焦供给创新,成为激活乡村振兴新功能
武乡农商银行依托辖区182处农村金融服务站,将金融党建、金融业务、便民服务深度融合。该行通过“党建+金融”模式,加强与村基层党组织的联动,为薄弱村量体裁衣,创新和丰富“强农贷”“果蔬贷”“粮食贷”等贷款种类,对接薄弱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通过整村授信、推广“党员先锋贷”等产品支持贫困党员创业,有效解决了创业党员资金不足问题。该行依托金融服务站,通过“党建+金融”模式为全县3.86万户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占到全县农户的62.5%,授信金额8.9亿元。“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给我送来了‘授信’,需要资金自己随用随贷,不愧是咱农民自己的银行!”蟠龙镇下型塘村的李凯激动地说。李凯从事粮食收购生意10多年,是远近闻名的收粮大户。今年,为防止自有资金周转不足,他从武乡农商银行申请了授信额度20万元的贷款产品。今年以来,武乡农商银行要求全辖各支行收集收粮户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集中调查、集中授信。截至目前,全行已授信90户、金额7000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县小米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文/中国人民银行武乡县支行、武乡农商银行 孟志华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