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黑龙江省依安县:农民笑开颜,玉米地里有好“丰”景

2021-10-15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又是一年收获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兴胜村的玉米地里,玉米收割机正在紧锣密鼓的“忙活着”。放眼望去,一排排金黄饱满的玉米正迎风摆动,诉说着成熟的喜悦。

 马青田老两口也闲不住,听说今天轮到自己家了,收拾收拾就想要去地里看看“热闹景”。“村里有合作社帮我们种,不但这玉米长得好,大机械收的也快嘞”,马大爷憨笑着说,边说边催促老伴快些走。马青田今年已经61岁了,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两口18亩土地外加流转的51亩,总共69亩土地,种什么怎么收都成为了难心事,但是随着村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这难心事也变成了舒心事。

兴胜村农户喜悦地拿着大垄双行的丰收玉米

今年初,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依安县兴胜村整村推行起了土地托管经营。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新面貌”,不仅节约成本,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有助于解决村里行动不便农户种地难、收割难问题。“村里人把土地全部交到经济股份合作社进行托管,所幸我们也不负期待,不但解决了老人们的种地困难,还增加了收入。”兴胜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飞站在一堆堆金灿灿的玉米堆前欣慰地说。

但回顾曾经,怎么让农户手中的土地“活起来”,让老百姓少操心多挣钱?一度成为摆在村书记王春飞面前的复杂难题。兴胜村的农村土地大多是老年人在经营,他们对新兴的农技知识和市场规律掌握不准,种植风险较高,前期投入艰难,土地产出率较低,而且不单是老农户,青年一辈也为此苦恼不已。“如果能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找出一种可以增加土地收入,有效规避风险还能增产增收的方式就好了。”

说干就干,为保障农民在农业生产托管中放心、安心、真心,兴胜村在土地全程托管整村推进的基础上,采用了统一购生产物资、统一播种、统一喷洒农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出售的“六个统一”经营模式,切实解决了部分小农户不能种地、不会种地、种不好地的现实问题,提升了超过60%小农户的收入利益,并让许多像马青田一样的老龄农户获得了“土地经营收入+土地托管收入”的双重收入。

为提质增效,兴胜村创新性的种植了110公分大垄双行玉米,极大提高了亩保苗株数与秋收产量。机械作业下,玉米每亩地保苗株数可达5800株,晌达到87000株,亩产量增加200余斤,不但取得了良好效果,更是让农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秋收季节,110公分大垄密植的玉米,收获情况远好于往年。较曾经一家一户散种对比,规模经营连片种植便于喷施农药、秋季整地的大机械作业,促进了秋收的高产高效,农户增产增收,预计亩增收可达200元,全村增收500万元,农户的钱包鼓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近些年,依安县作为镶在北纬47°黄金种植带上的“一颗明珠”,因其营养丰富的黑土地而逐渐闻名遐迩。伴随着有机食材市场的扩大,为打造全国黑土有机食品“第一县”,全县开展土地有机转换工作,各乡镇积极献力,踊跃参与,兴胜村更是第一时间抓住机遇,紧推落实。经过多次村情民意恳谈会,全体村民一致同意在2022年打造30000亩有机转换粮田。

为打好“准备仗”,兴胜村精心谋划,完善有机转换农机具配套设备,落实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责。在关键时间点前完成秋收、秋整地工作,实现黑色越冬,为来年有机转换提供有力保障。并落实以屯为单位的“网格点”,以土地每一个网格方为单位,计成本,算收入,达到全面增产增收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站在田边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兴胜村股份制合作社社长王春飞深情地表示“兴胜村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我们将以让村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为目标,不断利用好黑土地的高价值,让每一个秋收季,都有好风景”。 

图/文 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党委 周爽


0
上一篇: 大山深处 古瑶村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田保姆”让村民当起“甩手掌柜”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