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海南:“共享农庄”迎来发展春天

2022-01-06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王 伟   加入收藏

海口市民林祖强是海南澄迈才存共享农庄的常客。他告诉记者,这里有十几套设施齐全的民宿、农家书屋、农家乐等,昔日的老旧村庄已经变成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度假休闲打卡点。

所谓共享农庄,强调“不求拥有,但求所用”,是指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引入投资者,对农村土地、闲置住房等资源的租赁权和使用权开发利用,实现农民和投资者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这种模式对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最早探索实施“共享农庄”的省份,截至2021年12月,海南省已创建共享农庄试点200家,目前海南共享农庄农业基地总规模达223万亩,涉及包括芒果、荔枝、菠萝、火龙果、咖啡等特色农产品,接待游客22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8.5亿元,利润合计1.6亿元。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农村经济新模式——共享农庄,已经成为海南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共享农庄以“互联网+”、私人定制等新思维发展特色农业,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也获得了收益。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为消费者提供“一次下单,一年配送,一程旅游的”组合型服务。三亚市吉阳区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办起了乡村音乐会,受到年轻消费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紧邻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留客村共享农庄瞄准了“候鸟老人”市场,提出了“共享农庄+康养行业”的新发展方向。

目前,才存共享农庄带动当地凤梨、荔枝以及蘑菇等产品种植销售,加之农庄农产品加工厂、民宿良好的收益,已吸引一些投资人洽谈合作。

才存共享农庄背靠一片碧波荡漾的池塘。午后,村里的老人围坐在凉亭里,品着农庄提供的免费茶品,与游客共享美丽乡村新风貌。服务员徐小翠说:“每次听到游客们夸我们村干净、漂亮,真的很开心。”

共享农庄改造了农房、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村民们得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乡村生活。共享农庄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其实,海南共享农庄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纠偏、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政府督查整治过程中,发现部分违法用地等问题,以共享农庄名义建设私人会所、商品住宅等项目的企业被淘汰出局。2021年10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农地农用”的红线,也为市场主体校准了方向。

在冯塘绿园经理熊浪看来,对于一些真正以带动乡村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十一条措施”是政府为共享农庄行业释放出的“春天的信号”。“完善供地模式、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健全财政支持政策等举措,精准捕捉到了我们用地难、贷款难、审批周期长等问题。”熊浪说,“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更多元的方式扶持共享农庄,比如,可以把旅游节开闭幕式、论坛等设在共享农庄,进一步展示共享农庄的内涵与文化。”

当然,共享农庄也存在创新人才缺乏、村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海南共享农庄将通过差别化的定位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切实将自然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海南省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十一条措施”,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


0
上一篇: 福建政和县:科技特派员助茶产业提质升级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