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南岸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城村虽然仅有2个自然村,但却是由15个村民组1082户组成的3500余人的大村,是陕州区的城郊村,人口多,村情杂。
2018年6月,昔日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张茹仙走马上任挑起了总支书记和村委主任的重担。刚上任的她,不顾丈夫和家人埋怨,深入村民中,细心倾听和了解大家的所期所盼,积极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为村民更换饮水管道、建冷库、建公厕等,为全村办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拆违,拆出了新天地
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基于这一认识,张茹仙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带领全村168名党员冲锋在先,逐户做思想动员工作。
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的是村干部。张茹仙家搭建厨房和院墙外巷道上厕所成了村民的关注点。当张茹仙带着村干部和施工人员动手拆除时,她的公公手持木棍阻拦到:“谁敢动一下,我的老命就送给他。”
面对此情形,张茹仙动情地对公公和婆婆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别人都可以不拆咱家必须拆,别人对我不理解、不支持我工作,打我骂我,我可以理解,你们再要是不理解和不支持我的工作,会让大家看笑话。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也是为全村父老乡亲以后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打基础的。就是我现在不干这个村干部,拆除私搭乱建也是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呀,我是村民的主心骨,咱家不带头,工作就推行不下去了。”
张茹仙说服了自己的公公婆婆。
“拆违工作必须走在前边,不管城村所有困难,咱们都要克服,再大的困难都不能阻拦城村的发展。为了城村的发展,24小时施工,再过几天就要下雪了,没有时间和退路,开工!”
这是2021年12月22日晚上11点,在拆违工作中遇到3户群众手拿砖头、手持木棍阻拦拆违工作现场,张茹仙冲在最前面痛下决心说:“要打打我,有啥事,朝我来。难道大家还喜欢过去村里污水横流,巷道苍蝇满天飞,不方便不安全的场景吗?”
吵闹声惊动了阻拦拆违施工的孙元刚老母亲,老人拉开儿子,紧握张茹仙手说:“你个媳妇家,顶着村里这摊事不容易,你把城村建这么美,我们这些老人要活多少年呢?你真是咱村老人的救星、福星啊!”
张茹仙和孙元刚母亲的演说,触动在场所有人。
孙元刚一家人为了报答张茹仙在去年7月24日暴雨中救助他们恩情和这次阻拦拆违工作的内心愧疚,于12月30日特做一面书着“尽职责心系百姓,共兴建和谐社会”的锦旗赠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改良,改来了好效益
张茹仙记得最清楚的是2018年6月1日进村班子后,听到百姓的呼声就是瓜果蔬菜卖不出去,主要是葡萄。2017年村民种的户太8号葡萄黄河岸边都倒红了,得知此情况后,她心里非常震撼,因为老百姓在她心中就是一双手和一块地,每年要靠手吃饭,靠地收钱。
于是她就深入田间地头,痛下狠心,钻研农业,一定要把城村产业改良,品质提升,销路打开。在2018年葡萄成熟之际,她联络各大媒体,跑洛阳、郑州、青岛联系客商,与8月25日成功举办了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城村第一届葡萄展销会,把百姓的葡萄一销而光,每亩买到5000至7000元。此刻百姓喜笑颜开,张茹仙心情依然沉重,原因是户太8号品种老化,不耐运输,不好保存,2天就落㯂了,管理上还费工费事。
与此同时,2019年随着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让张茹仙发现了无限商机,若能让每天游客量达几万人引入城村进行休闲采摘,那这就是城村发展的经济带了。为此,张茹仙亲自到陕西杨陵参观学习,请教农业专家,最终决定将户太八号改良为阳光玫瑰。回来后,自己先改良2亩,2020年见效,一亩卖到5万元,增强了她改良全村葡萄品种的决心和信心。她走家串户大力宣传,很多种植户不愿意去冒险。
针对这一情况,张茹仙决定党建引领,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改良。她还向百姓承诺如果改良阳光玫瑰葡萄每亩价格卖不到以前户太7000元,将全额补偿。在大家一起努力下,当年改良200余亩,收入十分可观。2021年贫困户杨超明改良了2亩阳光玫瑰,收入10万元,亩平5万元,是原来品种的10倍。让全村老百姓彻底看到了希望。
“下一步,我们要以党总支为引领,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勇于开拓,踔厉奋发,创办好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城村阳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以阳光玫瑰新品种引进为主,计划3年内改良3000余亩,使群众增收一亿以上,村集体经济壮大,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同时,要做到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力争把城村打造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葡萄之乡,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张茹仙对城村未来发展信心坚定。
为了父老乡亲脸上笑容更灿烂,为使城村这方热土产值更丰硕,张茹仙正豪情满怀,借着乡村振兴之东风,带领村民朝着乡村美、生态优、产业旺、农民富的目标奋力前行。
图、文/河南省陕州区委宣传部 肖伟 昝运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