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点“草”成金富乡邻

2022-05-12 来源:河南日报   加入收藏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本报通讯员 崔松涛

  南阳是全国闻名的艾草之乡。田间地头、山坳坡底,被老百姓称作“艾蒿”的植物在盆地遍布。

  艾草是常见且极具功效的药材。在南阳,艾草加工是富民增收的民生产业,“南阳艾”更是锐意打造中的特色产业、世界级品牌。

  以艾草加工、艾灸制品生产为核心的南阳艾产业,在政府引导下抢抓重大机遇,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朝着千亿级规模不断迈进。

  一年来,让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南阳艾草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奋力成长。

  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宽

  去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调研的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艾草产品生产、研制、销售于一体的特色民营企业,也是不断发展壮大中的南阳艾草产业的一个缩影。

  艾草加工是南阳深耕多年的优势产业。药益宝公司位于独山脚下的达士营村,当地周边很早就有加工、销售艾草制品的传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部分企业就开始用田间地头收割的野生艾蒿,进行简单的粗加工,制成艾条、艾柱对外销售。

  药益宝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20多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带动周边村民3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一年来,企业生产销售增加了,员工们的收入跟着水涨船高。”5月10日,药益宝公司董事长查洪付谈到企业的变化时,自豪地表示“带着乡亲们致富的初心始终没变过”。

  查洪付说,卧龙区建立了艾草产业园区,药益宝入驻后,生产厂区增加到3个,企业规模壮大了两倍。

  今年春节过后,药益宝接到的订单猛增,查洪付也增加了幸福的烦恼——产能又快跟不上市场需求了。

  “无论什么时候,产品质量标准都不能降低。”查洪付说,药益宝公司牵头制定了艾草企业生产质量鉴别标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自我约束,也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哪怕成本上涨赔了钱,也不能生产一根伪劣艾条。”

  现在,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药益宝公司还积极开拓电商销售市场,加之去年获批了药品生产许可,药益宝的艾制品更受欢迎了。为了增加产能,公司员工现在实行轮班工作,24小时不停生产。

  电商直播、艾灸服务、智能灸具……一年来,药益宝公司尝试增加更多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

  打造世界级中医药产业

  作为医圣故里、中医药大市,南阳艾草产业能够叫响全国,得益于浑然天成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土壤。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负责人崔书克介绍,目前,南阳艾草种植面积约30万亩,该市野生艾草年开发利用12万吨,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该市注册艾草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服务机构393家、批发零售3132家,艾产业年产值110亿元。该市各级医疗机构均能提供灸疗服务,社会化艾灸馆遍布城乡,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态势,带动了10万余人增收致富。艾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艾产品生产基地。

  “艾草产业只是南阳中医药大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崔书克说,为将艾草产业做大做强,南阳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优质、高产艾草种植基地10个,该市艾草种植面积增至35万亩,全行业综合产值增至300亿元。

  一年间,南阳艾草产业初步实现了提档升级。

  在省委、省政府关注支持下,“南阳艾”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使该市艾草产业“握指成拳”,叫响一个品牌。

  今年1月,南阳市制定出台了艾草龙头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南阳艾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南阳艾”地方标准正式发布,7个艾草品种获得河南省中药材品种认定,9家企业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作为国内最大最主要的艾草原料集散地和产品加工基地,南阳市不断整合市场品牌和优势资源,完善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养生保健服务、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该市先后推进卧龙艾草产业园、南召艾草产业园、社旗国医仲景艾草产业园、高新区仲源艾城、桐柏县艾草产业园等园区项目建设,布局重点产业链条。

  同时,南阳市先后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艾草标准技术研究机构,重点研发艾制品生物工程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产业链向高质特色攀升。

  围绕一二三产融合战略,南阳还制定完善艾灸艾疗服务规范体系,吸引优质资本建立全国性艾产品交易平台,让“世界艾乡”成为南阳最负盛名的城市名片。


0
上一篇: 富硒蔬菜富农家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